在T℃条件下,向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M中加入2mol X和1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  a Z(g)+W(g)△H=-Q kJ•mol-

在T℃条件下,向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M中加入2mol X和1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  a Z(g)+W(g)△H=-Q kJ•mol-

题型:陕西一模难度:来源:
在T℃条件下,向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M中加入2mol X和1mol Y,发生如下反应:
2X(g)+Y(g) 
魔方格
 a Z(g)+W(g)△H=-Q kJ•mol-1(Q>0)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
(1)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______.
(2)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_____(a必须用具体的值表示).
(3)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一定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定
C.容器内Z分子数一定     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
(4)X的转化率α=______,Y的平衡浓度为______.(均用含Q、Q1的代数式表示)
(5)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1kJ的是______(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A.2molX、1mol Y、1molAr
B.a molZ、1mol W
C.1molX、0.5mol Y、0.5a molZ、0.5mol W
D.2molX、1mol Y、1molZ.
答案
(1)反应放热,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则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
即2+1>a+1,则a=1,故答案为:1;
(2)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该反应中平衡常数为K=
c(Z)•c(W1)
c2(X)•c(Y)

故答案为:K=
c(Z)•c(W1)
c2(X)•c(Y)

(3)A、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则平衡时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故A正确;
B、由于是在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反应,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密度都不变,故B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物质的浓度、含量、质量等不再发生变化,则平衡时容器内Z分子数一定,故C正确;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质量都一定,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4)根据方程式计算
        2X(g)+Y(g) 
魔方格
  Z(g)+W(g)△H=-Q kJ•mol-1(Q>0)
起始:2mol    1mol                0      0                                完全反应放热  QKJ
转化:2x       x                  x      x       
平衡:2-2x      1-x                x      x                                              Q1kJ
则:α=
2x
2
×100%=
Q1
Q
× 100%
,其中x=
Q1
Q
,平衡时Y的浓度为
(1-x)mol
1L
=1-
Q1
Q
mol/L,
故答案为:
Q1
Q
×100%;1-
Q1
Q
mol/L;
(5)选项A中,稀有气体对平衡无影响,放出的热量不变;选项B,反应从逆反应开始,反应吸收热量;选项C、D都有反应物,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小于Q1KJ,故答案为:A.
举一反三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合成氨气所需的氢气可以由水煤气分离得到.涉及反应信息如下:
反应①:C(s)+H2O(g)
魔方格
H2(g)+CO(g)   平衡常数K1
反应②:平衡常数 K2=
[H2]•[CO2]
[CO]•[H2O]

(1)K1的表达式:K1=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在恒容时,对反应①,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υ(H2=υ(H2O)       D.c(H2O)=c(CO)
(3)将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以下三组数据:
题型:闵行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内江三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河东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组别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COH2CO
1650120.81.25
29000.510.20.83
3Tabcdt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反应Si(s)+4HCl(g)⇌SiCl4(g)+2H2(g);△H=-QkJ/mol(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过量的HCl或降低温度都可以提高Si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为1 mol,则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kJ
C.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H2的同时,生成xmolHCl,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压强,则v增大,v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Ⅰ)若某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CO)•c(H2)
c(H2O)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填选项编号).
A.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υ(H2O)=υ(H2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总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E.消耗n mol H2的同时消耗n mol CO
(Ⅱ)若该密闭容器中加入的是2molFe(s)与1mol H2O(g),t1秒时,H2的物质的量为0.20mol,到第t2秒时恰好达到平衡,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0.35mol.
(1)t1~t2这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H2)=______.
(2)若继续加入2mol Fe(s),则平衡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继续通入1mol H2O(g) 再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写2项)魔方格
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溶液显电中性
B.溶液中检测不出CH3COOH分子存在
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
D.c(H+)=c(CH3COO-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B+rC,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的是(  )
A.正反应速率 νA=2mol/L•min;逆反应速率νB=2mol/L•min
B.正反应速率νA=2mol/L•min;逆反应速率νC=2mol/L•min
C.正反应速率νA=1mol/L•min;逆反应速率 νB=2mol/L•min
D.正反应速率νA=1mol/L•min;逆反应速率νC=1.5mol/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