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⑴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⑴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

⑴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中Fe电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电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⑶C中若正极产生112mL气体(标准状况),则负极金属质量减少_____________g。
⑷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Fe+2H+=Fe2++H2↑ (2分)
(2)Fe-2e=Fe2+(1分) 增大 (1分)0.12g (2分)  (3)B A C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装置图可知,A是铁和稀硫酸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是Fe+2H+=Fe2++H2↑。
(2)B中构成原电池,铁的金属性强于铜,铁是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析出氢气,所以Cu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3)C中也是原电池,其中镁的金属性强于铁的,镁是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是Mg-2e=Mg2+。正极是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是2H+2e=H2↑。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112L÷22.4L/mol=0.005mol,则负极镁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2,所以消耗镁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质量是0.005mol×24g/mol=0.12g。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中铁被保护,则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B>A>C。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组成特点,然后结合题意和装置图灵活运用即可。在进行有关计算时利用好电子的得失守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和规范的答题能力。
举一反三
下图是锌-铜-稀硫酸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
A.锌是正极,铜是负极,电流的方向是从锌到铜
B.锌片质量减少,铜片质量增加
C.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原电池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
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导线上电子由Ag极流向石墨极
B.负极电极反应式:Fe3+ + e=Fe2+
C.盐桥中阴离子移向AgNO3溶液
D.总反应为:Fe3+ + Ag=Fe2+ + A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含杂质C)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⑤④②①③⑥   B.⑤④③①②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⑤③②④①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锌,电解液为KOH溶液。电池反应是:Ag2O+Zn+H2O="2Ag" +Zn(OH)2,根据上述判断:
(1)原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__,负极是__________。
(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为:负极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
(3)工作时原电池负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__ (填“增大”、“不变”、“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