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等)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等)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等)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1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PM2.5待测试样的pH =         
⑵ NOx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 N2(g)+O2(g)2NO(g) △H=                
② 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③ 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时还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该设想能否实现?    
⑶ 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                             
② 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                                                  
③ 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H)2+MNiO(OH)+MH,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充电完成时,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
⑴4   ⑵① +183 kJ·mol-1 ② 2NO+2CO2CO2+N2   ③ 不能   
⑶①SO2+I2+2H2O=SO42-+2I+4H+    HI分解为可逆反应,及时分离出产物H2,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③MH+OH-e=H2O+M     4O2+4e+2H2O=4OH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理可得c(H+)+c(K+)+c(Na+)+c(NH4+)=2c(SO42)+c(NO3)+c(Cl)。将各个数值代入上述式子可得c(H+)=1.0×10-4mol/L,所以pH=4;(2)① N2(g)+O2(g)2NO(g) △H=945kJ/mol+498kJ/mol-2×630kJ/mol="+183" kJ/mol. ②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③由于反应2CO(g)=2C(s)+O2(g)△H>0是个体系混乱程度减小的吸热反应。ΔH>0;△S<0,根据体系的自由能ΔG=ΔH-T·ΔS>0,.所以该设想不能实现。⑶①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42-+2I+4H+。②2HI H2+I2 .该发生是可逆反应。若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由于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就可以使更多的HI分解,制得氢气。③由电池放电、充电的方程式可知:在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H+OH-e=H2O+M;充电完成时,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4O2+4e+2H2O=4OH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镀锌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而镀锡铁则相反
C.对于N2(g)+3H2(g)2NH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以及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5.5×10-13,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 (Na+) + c(H+)=c(OH) + c(CH3COO)
②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③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④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有:Ka·Kh=Kw
⑤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 。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的净化反应2NO+2CO2CO2+N2△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
C.由于Ksp(BaSO4)<Ksp(BaCO3),因此不可能使BaSO4沉淀转化为BaCO3沉淀
D.对N2(g)+3H2(g)2NH3(g),其他条件不变时充入N2,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用甲烷制水煤气(CO、H2),再合成甲醇来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
已知:
① CH4(g)+H2O (g)=CO (g)+3H2(g)     △H1=+206.2kJ·mol-1
② CH4(g)+O2(g)=CO(g)+2H2(g)        △H2=-35.4 kJ·mol-1
③ CH4 (g)+2H2O (g)=CO2 (g)+4H2(g)   △H3=+165.0 kJ·mol-1
(1)CH4(g)与CO2 (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从原料、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反应②作为合成甲醇更适宜方法的原因是                            
(3)水煤气中的H2可用于生产NH3,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溶液来吸收其中的CO,防止合成塔中的催化剂中毒,其反应是:
[Cu(NH3)2]Ac + CO + NH3 [Cu(NH3)3]Ac·CO    △H<0
[Cu(NH3)2]Ac溶液吸收CO的适宜生产条件应是             
(4)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示意如下图(A、B为多孔性石墨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

① 0<V≤44.8 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② 44.8 L<V≤89.6 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                                
③ V="67.2" 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图甲中的曲线可以表示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乙中①、②曲线分别表示反应M(g)+N(g)→Q(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丙中的曲线可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盐酸时的pH变化
D.图丁中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