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根据右侧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7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根据右侧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7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根据右侧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 △H < 0 ,其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平衡常数K
4.1×106
K1
K2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试判断K1      K2(填写“>”,“=”或“<”)
③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 = 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对反应N2O4(g)2NO2(g) △H > 0 ,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
c.A、C两点N2O4的转化率:A>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答案
(7分)(1)NO2(g)+CO(g)=NO(g)+CO2(g)      ΔH=-234 kJ•mol1
(2)①C2(NH3)/C(N2.C3(H2)(1分)  ②>(1分)③c (1分)(3)c d 
(除注明外每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134kJ/mol-268kJ/mol=-234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O2(g)+CO(g)=NO(g)+CO2(g)      ΔH=234kJ/mol。
(2)①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C2(NH3)/C(N2.C3(H2)。
②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常数减小,即K1>K2
③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a不正确;b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压强也是减小的,因此选项c可以说明;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d不正确,答案选c。
(3)A点的压强大于C点的压强,所以A、C两点的反应速率:C>A,选项a不正确;A、C两点的温度相同,化学平衡常数相等,b不正确;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点的转化率大,c正确;B和A点相比,压强相等,但温度不同,所以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正确,答案选cd。
点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1)任何情况下均可作为标志的:①υ(同一种物质);②各组分含量(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不随时间变化;③某反应物的消耗(生成)速率、某生成物的消耗(生成)速率=化学计量数之比;(2)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标志的是:①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颜色不再变化;②对于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反应总压P不变(恒温恒容);③对于恒温绝热体系,体系的温度不在变化;(3)不能作为判断标志的是: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变化或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任何情况下均适用);②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反应总压P不变(恒温恒容)。
举一反三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图1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不饱和溶液
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3表示0.1000mol/LNaOH滴定20.00 mL 0.1000mol/L醋酸的滴定曲线
D.图4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体积V与沉淀n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 SO2+2H2O+I2===H2SO4+2HI
Ⅱ. 2HIH2+I2
Ⅲ. 2H2SO4===2SO2+O2+2H2O
(1) 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产生1 mol O2的同时产生1 mol H2
(2) 一定温度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 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________________
② 该温度下,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
③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_____________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3) 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
a.NaNO        b.CuSO4          c.Na2SO4          d.NaHS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对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 “ A2(g)+3B2(g)2AB3(g)” 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 2B(g)3C(g)+ 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图④是N2与H2合成氨的能量变化曲线,可确定该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时放热一定小于92 kJ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 2H2(g)  CH3OH(g)  △H1=-116 kJ·mol-1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__。
A.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使用高效催化剂
(2)乙醇燃料电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下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3)已知:CO(g)+1/2 O2(g)=CO2(g);△H2=-283 kJ·mol-1 
H2(g)+1/2 O2(g)=H2O(g)  △H3=-242 kJ·mol-1
则表示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在容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下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

①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Z对应是        
②利用图中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在对应温度下CO(g)+ 2H2(g) CH3OH(g) 的平衡常数K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图为一定量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试回答:

Ⅰ.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比_______;
Ⅱ.(B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Ⅲ.(铝铵矾是一种复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二水硫酸铝铵NH4Al(SO4)2.12H2O,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已知NH4与AlO2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会发生如下反应:NH4+AlO2+H2O=Al(OH)3↓+NH3↑。
试回答:
(1)写出硫酸铝铵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                  
(2)在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有:
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③白色沉淀量逐渐增多;④白色沉淀完全消失:⑤白色沉淀逐渐减少。请排出以上各种现象由先到后出现的正确顺序(用序号回答)                          
(3)向含有0.01mol 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NaOH溶液,请在右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