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两烧杯用导线如图相连,Pt、Mg、A1、C分别为四个电极,当闭合开关S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B.Al、Pt两电极有氢气

如图所示,将两烧杯用导线如图相连,Pt、Mg、A1、C分别为四个电极,当闭合开关S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B.Al、Pt两电极有氢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将两烧杯用导线如图相连,Pt、Mg、A1、C分别为四个电极,当闭合开关S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B.Al、Pt两电极有氢气生成
C.甲池pH减小,乙池pH不变
D.Mg、C两电极生成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
关闭开关S甲装置形成原电池反应,铝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镁做正极,电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乙池为电解池,Pt做电解池阴极,C做电解池的阳极;
A、甲装置形成的原电池,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产生电流,电流计有电流通过,故A错误;
B、铝电极是原电池负极溶解无气体生成,Pt电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故B错误;
C、甲装置是原电池消耗氢氧根离子,溶液PH减小;乙池是电解池,电极水溶液浓度增大,氢氧化钠溶液PH增大,故C错误;
D、镁电极生成的氢气,C电极生成的是氧气,依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2mol氢气同时生成1mol氧气,氢气和氧气恰好反应生成水,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某同学用铁、铜作为电极,稀硫酸作为电解液组成原电池,如图所示,完成下列空格.
(1)正极是______(填“铜极”或“铁极”),现象是:______,电极反应是:______,发生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电流从______经导线流到______(填“铜极”或“铁极”).
(3)若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况下为4.48L,则反应过程中有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溶解的铁质量为______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其中:
(1)能形成原电池的装置是______;(2)该原电池的正极是______
(3)正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4)负极是______;(5)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B中Cu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Cu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__(填化学式),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用“>”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是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数码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再由铜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回到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根据电解质的性质分为酸性碱性两大类,但都是以锌电极为负极,都是锌被氧化的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有同学想把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利用下述反应 2FeCl3+Cu═2FeCl2+CuCl2设计一个原电池装置,试回答:
①该原电池的正极材料是______,负极材料是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
②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
(3)由以上(2)小题可知:一个完整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并由此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则3NO2+H2O=2H++2NO3-+NO反应的氧化反应为______,还原反应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