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的制备,在20世纪七十年代常用水银法,此法通过钠汞齐(Na·nHg)生产得到的烧碱质量好,浓度高,目前已被离子交换膜法所取代。两种生产方法示意图如下图,下列

烧碱的制备,在20世纪七十年代常用水银法,此法通过钠汞齐(Na·nHg)生产得到的烧碱质量好,浓度高,目前已被离子交换膜法所取代。两种生产方法示意图如下图,下列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烧碱的制备,在20世纪七十年代常用水银法,此法通过钠汞齐(Na·nHg)生产得到的烧碱质量好,浓度高,目前已被离子交换膜法所取代。两种生产方法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银法被淘汰,是因为生产过程中,汞不能循环利用
B.水银法生产,在电解槽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e-+nHg==Na·nHg
C.离子膜法电解,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D.水银法中烧碱在电解槽中生成,离子交换膜法烧碱在阴极生成
答案
B
举一反三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图所示的电化学实验,实验前查资料获知:铁氰化钾(K3[Fe(CN)6])遇Fe2+产生 蓝色沉淀。V形管以多孔Pt为电极;U形管A端滴入1~2滴K3[Fe(CN)6]溶液。
(1)开始时,接通K电键:U形管中无沉淀,却观察到B端____;根据以上实验可知电源正极为____(填“a”或“b”)。Fe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V形管中现象是___ 。
(2)断开K电键,U形管中现象:A端___;B端____,B端有关反应方程式为____。V形管中现象与(1)的____(填“相同”或“不同”)。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____,形成化学键要___。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I-I键、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151 kJ和299 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 mol HI需要___kJ 的热量(注明“放出”或“吸收”)。
(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总反应方程式为___。 Cu片附近pH____。当导线中有2 mol e-通过时,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负极溶解了___g锌,正极上生成___g氢气。
(3)乙装置中铝电极作____极,被____(填“氧化”或“还原”)。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R、M为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42-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c(R2+)减小
B.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2e-==M2+
C.Y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以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M处,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 - 3e - ==Fe3+
C.若X为锌,开关K置于N处,则X极减少的质量与铁电极增加的质量相等
D.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则总反应方程式为2Fe +O2+2H2O==2Fe(OH)2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甲池中通入CH3OH时电极的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560 mL O2(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2.9g固体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