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铝的阳极氧化能使铝的表面生成一层特别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模拟该生产过程如下:(1)把铝片浸入热的16%NaOH溶液中约半分钟左右洗去油污,除

I.铝的阳极氧化能使铝的表面生成一层特别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模拟该生产过程如下:(1)把铝片浸入热的16%NaOH溶液中约半分钟左右洗去油污,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I.铝的阳极氧化能使铝的表面生成一层特别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模拟该生产过程如下:
(1)把铝片浸入热的16%NaOH溶液中约半分钟左右洗去油污,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取出用水冲洗。写出除去氧化膜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如图,组装好仪器,通电约25min。在阳极生成氧化铝,阴极产生气体。则该过程中阳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式为______;该溶液pH的变化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II现代社会对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足可充电的二次电池。
髙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总反应为:3Zn(OH)2+2Fe(OH)3+4KOH3Zn+2K2FeO4+8H2O,该电池放电时正极材料的化学式是    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若电路中通过1.204×1023个电子时,负极质量变化为______g充电时,该电池的正极接直流电源的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答案
(16分)
Ⅰ.(1)Al2O3+2OH-+3H2O=2[Al(OH)4]-(2分)
(2)2Al+3H2O-6e-=Al2O3+6H+(2分);减小(2分)
Ⅱ.K2FeO4(1分)FeO42-+4H2O+3e-=Fe(OH)3+5OH-(2分);6.5(2分);正极(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Ⅰ.(1)结合题目知氧化铝与NaOH反应:Al2O3+2OH-+3H2O=2[Al(OH)4]-
(2)铝在阳极放电在阳极生成氧化铝,2Al+3H2O-6e-=Al2O3+6H+;总反应2Al+6H2O=Al2O3+6H2↑,只是消耗水,所以酸的浓度增大,pH减小。
Ⅱ.总反应为:3Zn(OH)2+2Fe(OH)3+4KOH3Zn+2K2FeO4+8H2O,正极材料的化学式是K2FeO4;负极反应:Zn+2OH--2e-=Zn(OH)2,可知正极电极反应式是FeO42-+4H2O+3e-=Fe(OH)3+5OH-;电路中通过1.204×1023个电子时,负极反应Zn0.1mol;充电时,该电池的正极应该发生氧化反应,做阳极,接在电源的正极。
举一反三
MnO2和Zn是制造普通干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ZnS)来制取:
①将软锰矿、闪锌矿与硫酸共热: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
②除去反应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③电解混合物:MnSO4+ZnSO4+2H2OMnO2+Zn+2H2SO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步骤③电解时MnO2在阳极处生成,电极反应为:Mn2+-2e-+2H2O=MnO2+4H+
C.步骤①每析出12.8g S沉淀,共转移0.8mol电子
D.步骤③的反应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即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污物而使其沉淀下来,起到净水作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Fe-3e-= Fe3+
B.通入甲烷的石墨电极作负极,反应式为:CH4+8OH--8e-=CO2+6H2O
C.为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可向污水中加入适量乙醇
D.若阴极产生了44.8L气体,则理论上消耗同条件下的甲烷为11.2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 K+移向CuSO4溶液
B.装置②在电解过程中,a极上得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可以用装置③在铜上镀银,c极为银
D.装置④中一段时间后会有Fe(OH)2生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出现
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
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KI、K1O3曾先后用于加碘盐中。
(1)工业上可以通过铁屑法生产KI,其工艺流程如下:

①反应I生成铁与碘的化合物,若该化合物中铁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为21:127,则加入足量碳酸钾时,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操作A包括              ;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                 。
(2)KIO3可以通过H2O2氧化I2先制得HIO3,然后再用KOH中和的方法进行生产。
①烹饪时,含KIO3的食盐常在出锅前加入,其原因是                      ,
②若制得1284 kg KIO3固体,理论上至少需消耗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           kg。
③KIO3还可通过下图所示原理进行制备。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阴极区的pH与电解前相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