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加入1.06g Na2CO3粉末,恢复至室温,析出2.86g Na2CO3·10H2O晶体B.向2mL C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加入1.06g Na2CO3粉末,恢复至室温,析出2.86g Na2CO3·10H2O晶体B.向2mL 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加入1.06g Na2CO3粉末,恢复至室温,析出2.86g Na2CO3·10H2O晶体
B.向2mL CuSO4溶液中滴加2滴同浓度的NaOH溶液,向所得浊液中加入0.5 mL乙醛,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
C.将1 L 2mol·L-1的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形成红褐色液体,该液体中Fe(OH)3的胶粒数小于2NA
D.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做布朗运动,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将有沉淀产生

答案
C
解析
A项:1.06g Na2CO3所对应的Na2CO3·10H2O的质量是2.86g,但水减少后必然使原溶液中的部分Na2CO3也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86g;B项:CuSO4过量、NaOH不足,不符合实验要求(NaOH过量、碱性悬浊液),观察不到红色沉淀;C项:分散系中的分散质有Fe(OH)3、Fe3,且胶粒是许多Fe(OH)3分子的聚集体,所以小于2NA;D项: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有电荷,互相排斥,而不是布朗运动,向Fe(OH)3胶体中滴加少量稀硫酸,胶体发生凝聚而形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举一反三
12.由三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g,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产生H2 11.2L(标准状况),此混合物可能是(  )
A.Fe、Mg、AgB.Fe、Al、MgC.Zn、Fe、MgD.Fe、Mg、Cu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计划用8年时间对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进行灾后重建,重建需要大量钢材和金属合金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和钢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性质也相同
B.硬铝(Al­Cu­Mg­Mn­Si合金)可用于制造耐高温门窗
C.黄铜矿(CuFeS2)可冶炼出Cu、Fe,同时可制取硫酸
D.铁矿石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没有必要进行开采限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 mol I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分别加热蒸干灼烧NaAlO2溶液和AlCl3溶液,最终都能得到Al2O3
B.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红色褪去,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检验Fe2O3中是否含有FeO,用盐酸溶解样品后,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紫色是否褪色或变浅
D.利用图示装置并根据有关实验现象能推知酸性: CH3COOH>H2CO3>C6H2OH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取少量MgO、A12O3、SiO2、Fe2O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X和滤液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Al(OH)3酸性最强
B.向沉淀X中加入氢氟酸,沉淀X不溶解
C.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D.溶液Y中加入过量氨水,所得沉淀为Fe(OH)3和Mg(OH)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