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铁和浓H2SO4反应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16克铁粉放入烧瓶中,由分液漏斗放入20mL 18mol/L的浓H2SO4,结果没

某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铁和浓H2SO4反应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16克铁粉放入烧瓶中,由分液漏斗放入20mL 18mol/L的浓H2SO4,结果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铁和浓H2SO4反应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魔方格

(1)将16克铁粉放入烧瓶中,由分液漏斗放入20mL 18mol/L的浓H2SO4,结果没有任何反应现象,原因是______.随后点燃A处酒精灯,就有气体产生了.
(2)随着反应的进行,B中酸性KMnO4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产物中有Mn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C中品红溶液颜色始终没有变化.
(3)当G处有持续稳定的气泡时,再点燃E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E、F处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F处的实验现象______.
(5)为了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和F中现象的可信性,通常在F装置后再接一个装置G,则G中盛放的液体可以是______
A.CaCl2溶液          B.Ca(OH)2溶液      C.浓硫酸     D.CCl4
(6)将a mol Fe与含b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假设按本题的过程进行反应,如果Fe与H2SO4均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有
气体1是______,其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气体2是______,其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答案
(1)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 发生钝化现象,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加热条件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铁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2)随着反应的进行,B中酸性KMnO4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产物中有Mn2+),是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表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故答案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3)G处有持续稳定的气泡时,再点燃E处酒精灯,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变稀后和铁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或加热时易发生爆炸,应先使氢气充满容器后再加入和氧化铜反应,这样操作的原因是:待反应产生的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再加热,防止H2与空气混合加热爆炸;
故答案为:待反应产生的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再加热,防止H2与空气混合加热爆炸;
(4)F装置处是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水蒸气的存在,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白色硫酸铜遇到水变蓝色,故答案: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5)在F装置后再接一个装置G,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F中干扰检验生成的水蒸气的存在,G装置起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或与空气隔离开;
A、CaCl2溶液不能起到阻止水蒸气进入F,故A错误;
B、Ca(OH)2溶液不能起到阻止水蒸气进入F,故B错误;
C、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能起到阻止水蒸气进入F,故C错误;
D、CCl4不溶于水,能能起到阻止水蒸气进入F,故D错误;
故选CD.
(6)将a mol Fe与含b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过程中,铁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减小,变稀后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发生的反应为:Fe+2H2SO4(浓)
  △  
.
 
FeSO4+SO2↑+2H2O;Fe+H2SO4=FeSO4+H2↑;设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X,生成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Y,依据元素守恒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X+Y=a;X+2Y=b;解得到:X=(2a-b)mol;Y=(b-a)mol  
故答案为:
气体H2:n(H2)=(2a-b)mol  
气体SO2:n(SO2)=(b-a)mol
举一反三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原因是淀粉能与Cl2发生显色反应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是由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能溶于浓硝酸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常温下,浓硫酸可储存在铁质或铝制器皿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题型:兖州市三模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铜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
B.每生成1mol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
C.每消耗1molCu,起氧化剂作用的硫酸消耗2mol
D.反应后物质中可能有白色固体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生做浓硫酸性质的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2mL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加热试管,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
(3)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作用是______.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反应中的______来表示.
A.2SO2+O2
催化剂



2SO3
B.SO3+H2O═H2SO4
C.SO2+H2O2═H2SO4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老师取6.4g铜丝和12mL18mol/L浓硫酸按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试管A中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2)试管B用来探究SO2的漂白性,则应装的试剂是______.
(3)试管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4)反应结束后将铜丝取出,洗净、烘干,称量剩余铜丝的质量3.2g.则试管中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中学高一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g铜片和12mL某浓度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关闭活塞a______;
打开活塞a______;
(2)该小组甲同学对“如何检验SO2中混有少许CO2”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将A中铜片换作木炭粉,并在A、B之间连接了如下装置:

魔方格
试剂:a.NaOH溶液  b.品红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Ca(OH)2溶液
请回答:
①该同学的实验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若要达到此目的,可以在:(填所提供试剂编号)
D中加入______;E中加入______;F中加入______.
(3)事实证实,第(1)问铜片完全消失后,硫酸仍有剩余,乙同学欲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他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含溶质a mol的NaOH溶液刚好使溶液中Cu2+全部沉淀.据此,他能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吗?若能,请写出余酸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______mol/L(用含a的代数式表达,若不能,该空不填).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