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1)使用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晶体。步骤如下:步骤①观察到的现象是: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1)使用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晶体。步骤如下:步骤①观察到的现象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使用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晶体。步骤如下:

步骤①观察到的现象是:                          
步骤③的主要操作包括:                    
(2)某同学查资料知: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铜可逐渐溶解。实验装置如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物质后,铜粉开始溶解,溶液变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          (填字母);
A.Al2(SO4)3B.Na2CO3C.KNO3D.FeSO4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1)红色固体变黑(2分)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3分)
(2)Cu + H2O2 + H2SO4= CuSO4 + 2H2O   (3分)
(3)C  (2分)    3Cu + 8H+ + 2NO3- =3Cu2+ + 4H2O + 2NO↑ (2分)
解析
(1)铜首先被氧气氧化为CuO,再加硫酸生成硫酸铜溶液,然后通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来制取产物
(2)在酸性条件下铜被H2O2氧化
(3)在酸性条件下2NO3-可氧化铜单质。
举一反三
(6分)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反应开始时,实验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结束后,若铜有剩余,反应接近结束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气体遇到空气,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是。
A.COB.CO2   C.NO    D.N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此法可快速制备氨气),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干燥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1)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①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100mL混合酸中,c(HNO3) = 0.4mol·L-1,c(H2SO4) = 0.2mol·L-1,向其中加入2.56g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14g铜银合金与过量的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反应,待放出的气体与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1)sn(n+1)P n+1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氢化物受热易分解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其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一种营养元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