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编号实验操作目的A取加入96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配置4%溶液B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编号实验操作目的A取加入96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配置4%溶液B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目的
A
加入96mL水中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
配置4%溶液
B
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果偏低
C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
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水解
D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
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取加入96mL水中,因为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所以能够配置配置4%溶液,故A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滴定实验中,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否则会造成滴定的结果偏高,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本题的答案;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此时溶液的红色变得更深,所以该实验可以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水解,故C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铜溶解,这说明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D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该知识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查考查的热点,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有一定的难度。
举一反三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进行蒸发结晶操作时,应将溶液蒸干
D.进行称量操作时,应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定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加入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将镀锌皮与足量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洗涤,烘干,称重。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判断正确的是
A.铁皮未及时取出,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B.铁皮未洗涤干净,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C.烘干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D.若把盐酸换成硫酸,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溴化钙可用作阻燃剂、制冷剂,具有易溶于水,易吸潮等性质。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Al3+、Fe3+等杂质)制备溴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使用的氢溴酸的质量分数为26%,若用47%的氢溴酸配置26%的氢溴酸的氢溴酸5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
(2)已知步骤Ⅲ的滤液中不含NH4+。步骤Ⅱ加入的试剂a是        ,控制溶液的pH约为8.0的目的是         、           。
(3)试剂b是         ,步骤Ⅳ的目的是                 。
(4)步骤Ⅴ所含的操作依次是                 、            。
(5)制得的溴化钙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测定其纯度:
①称取4.00g无水溴化钙样品;②溶解;③滴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④    ;⑤称量。若得到1.88g碳酸钙,则溴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
若实验操作规范而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到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