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不一定是钠盐溶液
C
往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无银镜出现
该淀粉未发生水解
D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答案
BD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硫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该溶液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以是亚硫酸盐,错误;B.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所以此项正确;C.稀硫酸是催化剂,在做银镜反应前,应先中和稀硫酸,错误;D. Fe2+常用的检验方法,正确。32-的检验,钠元素的检验,淀粉的水解实验及水解产物的验证,Fe2+的检验。
举一反三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溶液X中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X中含有SO42
B.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AlO2结合H+能力比CO32
C.向1 mL 1% NaOH溶液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 mL5%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中不含醛基
D.检验某补铁药片(主要成分为亚铁化合物)是否氧化变质,使用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解释或结论
A
用洁净的Pt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无K
B
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
CO2、H2O与Na2O2反应是放热反应
C
向溴水中滴入植物油,振荡后,油层显无色
溴不溶于油脂
D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
H2O2的氧化性比Fe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硫酸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化工厂用含少量铁的废铜渣为原料生产胆矾的流程如下:
  
(1)写出浸出时铜与稀硫酸、稀硝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你的检验方法是     
(3)滤渣c是     
(4)气体a可以被循环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a被循环利用的原理为:
2NO+O2 =2NO2     
(5)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气体、SO3气体和O2气体,写出硫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生成的SO2气体、SO3气体的质量和O2气体的体积。此设计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NaN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第一步:在吸收塔中,将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尾气(体积分数:含0.5%NO、1.5%NO2)
用纯碱溶液完全吸收。
第二步:将吸收塔中的混合液送入转化塔中,加入50%HNO3溶液,同时通入足量的压缩空气搅拌,充分反应,得到NaNO3和硝酸的混合液。
第三步:将转化塔中的混合液用纯碱中和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NaNO3成品。
已知:每生产1.0t纯净的NaNO3固体,需消耗0.65 t无水Na2CO3、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3.6 m3(标准状况下)和一定量的HNO3。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尾气中均不含氮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第一步生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2) 检验NaNO3成品中是否含少量的Na2CO3杂质的方法是                        
(3) 生产过程中Na2CO3的利用率是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 生产1.0 t纯净的NaNO3固体,可以处理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尾气的体积为多少m3(标准状况下)。请写出计算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