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B.失去标签的AgNO3溶液、稀盐酸、NaOH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 B.失去标签的AgNO3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可选用(NH4)2CO3溶液作鉴别试剂 | C.用铜丝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 | D.在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振荡后若紫色褪去即可证明其中含甲苯等苯的同系物 |
|
答案
B |
解析
加入(NH4)2CO3溶液时,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稀盐酸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NaOH溶液中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lCl3溶液中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高锰酸钾分解后残留的二氧化锰可以用热的浓盐酸洗涤,不能用稀盐酸来清洗。做焰色反应实验应选用铂丝或铁丝,不能选用铜丝,因为铜丝灼烧时会产生明显的绿色火焰。裂化汽油中含有较多的烯、炔等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举一反三
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Fe3+外,还含有一定量Mg2+和Al3+。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Mg2+、Al3+。 限选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试纸;浸取液、20%KSCN、0.1 mol·L-1 NaOH、6 mol·L-1 NaOH、0.1 mol·L-1 HCl、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
沉淀物
| 开始沉淀时的pH
| 沉淀完全时的pH
| Mg(OH)2
| 9.6
| 11.1
| Fe(OH)3
| 2.7
| 3.7
| 根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可不写)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
|
| 步骤2:
|
| 步骤3:
|
| ……
|
|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用磁铁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他们认为X不一定是Fe,因为加热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为探究X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图中①②表示试剂的加入顺序)。
(1)操作Z是________。下列仪器中,在灼烧沉淀时必须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向溶液Y中滴加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通过以上数据,得出2.376 g黑色粉末X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
实验室模拟回收某废旧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生产Ni2O3。其工艺流程如下:
(1)根据图甲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物质X”为________。图乙表示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浸出温度高于70 ℃时,镍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艺流程中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 Fe(OH)3
| Fe(OH)2
| Ni(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5
| 6.5
| 7.7
| 沉淀完全的pH
| 3.7
| 9.7
| 9.2
| 操作B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3.7~7.7,静置,过滤。请对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 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1,则Ca2+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常温时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2.7×10-11) (5)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溴化钠溶液(NaI)
| 新制氯水、CCl4
| 萃取、分液
| B
| 氯化铵溶液(FeCl3)
| 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C
| 二氧化碳(CO)
| 氧化铜粉末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D
| 碳酸钠(偏铝酸钠)
| 盐酸
| 过滤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