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已知:I2+2S2O===S4O+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物质Cu(OH)2Fe(OH)3CuClCuIKsp2.2×10-202.6×1

(12分)已知:I2+2S2O===S4O+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物质Cu(OH)2Fe(OH)3CuClCuIKsp2.2×10-202.6×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已知:I2+2S2O===S4O+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   ,(填化学式)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①可选用            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                
答案
(12分)(1) CuO或Cu(OH)2或 CuCO3或Cu2(OH)2CO3(1分)2.6×10-9 mol·L-1(2分)
(2)2CuCl2·2H2OCu(OH)2·CuCl2+2HCl+2H2O[主要产物写成Cu(OH)2、Cu(OH)Cl、CuO均可] (2分)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1分)
(3) ①淀粉溶液(1分) 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复色(1分)
②2Cu2+4I===2CuI↓+I2 (2分)   ③95%(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在除杂的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使氢氧化铁析出,而得到纯净的氯化铜晶体,则应该加入氧化铜或氢氧化铜。根据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可知,当溶液的pH=4时,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应该是
(2)由于氯化铜在溶液中存在铜离子的水解平衡,而加热促进水解,且生成的氯化氢极易挥发,进一步促进水解,因此得不到氯化铜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是2CuCl2·2H2OCu(OH)2·CuCl2+2HCl+2H2O;因此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3)①由于碘离子被氧化生成了单质碘,而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选择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Na2S2O3将单质碘还原生成了碘离子,所以终点时的反应现象是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复色。
②氯化铜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所以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2+4I===2CuI↓+I2
③根据有关的反应方程式可知2CuCl2·2H2O~I2~2Na2S2O3,所以氯化铜晶体的物质的量是0.02L×0.1000mol/L=0.002mol,则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难度较大的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这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一反三
食盐溶液中存在Ca2+、Mg2+、SO42-等杂质,除杂时加入NaOH、Na2CO3、BaCl2和盐酸,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有
①NaOH  BaCl2  Na2CO3  HCl      ②BaCl2  HCl  NaOH  Na2CO3
③Na2CO3  BaCl2  NaOH   HCl        ④BaCl2  NaOH  Na2CO3  HCl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3(12分)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钠试剂,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杂质,某学生设计以下实验来确定其纯度。
A.称取样品W1 gB.加盐酸酸化C.用蒸馏水溶解D.过滤
E.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F.洗涤沉淀     G.干燥沉淀     H.称量沉淀的质量W2 g
(2)酸化时盐酸必须过量,其目的是______                                          
(3)氯化钡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检验氯化钡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4)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5)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西安北郊古墓中曾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着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 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1)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绿色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猜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

实验步骤: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④实验结论:绿色固体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提示: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
(2)表达与交流:①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
②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____。为什么?___              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除去SiO2中混有的少量生石灰和石灰石,有如下操作:
①加水溶解  ②过滤  ③加稀HCl  ④加稀H2SO4,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③B.③②C.④②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石固体
验证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B、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20%的稀H2SO4水解后,立即加入银氨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
验证淀粉水解是否有葡萄糖生成
C、
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振荡,立即加入某同学尿液并加热
验证该同学是否患有糖尿病
D、
在乙醇溶液中插入一根灼热变黑的铜丝
验证乙醇是否被氧化成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