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行业。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某校学生实验小组

纳米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行业。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某校学生实验小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纳米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行业。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制取该产品。D中装有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Ⅰ.可选用的药品有:
a.石灰石;b.饱和氯化钙溶液;c.6 mol/L盐酸;d.氯化铵;e.氢氧化钙

(1)A中制备气体时,所需药品是(选填字母序号)              
(2)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                              
(3)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实验过程中,向C中通入气体是有先后顺序的,应先通入气体的化学式 
(5)检验D出口处是否有氨气逸出的方法是                          
(6)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                              
(7)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             装置回收(填代号)。

Ⅱ.经分析在上述氯化铵样品中含有杂质碳酸氢钠。为了测定氯化铵的质量分数,该学生实验小组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试回答:
(1)所加试剂A的化学式为                                      
(2)B操作方法是                                               
(3)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Ⅰ.(1)ac(1分)(2)除去CO2中的HCl(1分)                    
(3)2NH4Cl + Ca(OH)2CaCl2 + 2NH3↑+ 2H2O (4)NH3(1分)
(5)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D出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试纸不变蓝,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D出口处,若有白烟,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没有白烟,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2分)
(6)CaCl2 + H2O + CO2 + 2NH3 = CaCO3 + 2NH4Cl(2分)
(7)b(1分)
Ⅱ.(1)Ca(OH)2或Ba(OH)2或AgNO3和HNO3(1分)  
(2)过滤(1分)
(3)或53.5W2/143.5W1×100%
解析

试题分析:Ⅰ.(1)分析题意知,装置A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所需药品是石灰石和6mol/L盐酸,答案为:ac;(2)饱和NaHCO3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3)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方程式为:2NH4Cl + Ca(OH)2CaCl2 + 2NH3↑+ 2H2O;(4)氨气极易溶于水,先通入氨气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所以应先通入NH3;(5)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气能和浓盐酸反应生成白烟,答案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D出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试纸不变蓝,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D出口处,若有白烟,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没有白烟,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6)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7)氨气极易溶于水要防止倒吸,答案为:b;
Ⅱ.(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钡或碳酸钙沉淀,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碳酸氢钠的质量,最后求出氯化铵的质量以及质量分数;氯化铵能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氯化铵的质量,最后求出氯化铵的质量分数;所以A为Ca(OH)2或Ba(OH)2或AgNO3和HNO3;(2)操作B为不溶物和溶液分离操作,用过滤的方法;(3)若试剂为Ca(OH)2溶液,根据碳守恒得关系式:NaHCO3——CaCO3,计算得NaHCO3的质量为84W2/100g,则氯化铵的质量为(W1—84W2/100)g,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若试剂为Ba(OH)2溶液,同理可计算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若试剂为AgNO3和HNO3,由关系式NH4Cl——AgCl计算得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53.5W2/143.5W1×100%。    
举一反三
氨气具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常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
③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                             
(3)工业上用NH3制取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试管中现象
结论
A
稀硫酸
亚硫酸钠
溴水
橙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B
饱和食盐水
电石
酸性 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乙炔可发生氧化反应
C
醋酸
碳酸钠
BaCl2溶液
变浑浊
醋酸酸性强于碳酸
D
浓氨水
生石灰
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NH3与 AgNO3溶液不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B.用乙图装置制备
C.用丙图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用丁图装置制取少量金属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在无机化工及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课外研究小组的同学用粗铜粉(含有碳等杂质)设计了两种制备胆矾的途径,并测定了其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的流程如下:

(1)“较纯铜”转化为氧化铜时,应将其置于          内进行灼烧(填写仪器名称)。“粗铜”表面的油脂可以用热碱溶液洗去,原因是                     。若灼烧“粗铜”,获得的产物是混有少量铜的氧化铜。存在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2)通过途径I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是: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比较由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的两种途径,途径Ⅰ有明显的两个优点:
                                             
                                                          
(3)测定胆矾晶体里结晶水的含量时,若测定的相对误差大于零,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b.最后两次加热后的质量相差较大
c.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d.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溅失
(4)利用下图装置加热无水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A的试管中剩余黑色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D,发现木条能复燃。反应前后各装置的质量见图下方的表格所示。

请通过计算,推断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e-e-f-g-hB.a-e-d-c-b-h-i-g
C.a-d-e-c-b-h-i-gD.a-c-b-d-e-h-i-f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