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Y 型管与其它仪器组合可以进行许多实验(固定装置略)。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验证SO2的氧化性。将胶头滴管中浓硫酸分别滴入 Y型管的两个支管

利用 Y 型管与其它仪器组合可以进行许多实验(固定装置略)。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验证SO2的氧化性。将胶头滴管中浓硫酸分别滴入 Y型管的两个支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利用 Y 型管与其它仪器组合可以进行许多实验(固定装置略)。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验证SO2的氧化性。将胶头滴管中浓硫酸分别滴入 Y型管的两个支管中,所产生的两种气体相遇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则在支管交叉处实验现象为                                                        ,硫化亚铁处加水的目的是                                                
(2)实验目的:探究 SO2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的条件。SO2通入BaCl2溶液并不产生沉淀,再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就产生了白色沉淀。常温下,若由右侧 Y型管产生另一种气体,则在其左右支管应放置的药品是                       ,导气管A的作用是                                                      
(3)实验目的:铁镁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①读取量气管中数据时,若发现水准管中的液面高于量气管中液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②若称得铁镁合金的质量为 0.080g,量气管中初读数为1.00mL,末读数为 45.80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合金中铁的百分含量为              (精确到0.01%)。
答案
(17分)
(1)(共4分)管壁内有淡黄色固体生成(2分) 稀释浓硫酸,防止硫化氢被氧化(2分)
(2)(共6分)浓氨水、生石灰(或碱石灰、固体NaOH,4分)   保持集气瓶内外气压平衡(1分),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1分)
(3)(共7分)①放低(或移动)水准管位置(2分 ),使水准管、量气管内液面相平(2分)  ②70.00%(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题意,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气体反应生成单质硫和水,由此推断反应现象为管壁内有淡黄色固体生成、有液滴生成;由于硫化氢能被浓硫酸氧化,则硫化亚铁出加水的目的是稀释浓硫酸,防止稀硫酸与硫化亚铁反应放出的硫化氢气体被浓硫酸氧化;(2)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推断,右侧Y型管的作用是制取氨气,由于无加热仪器,则选择的试剂为浓氨水液体和生石灰或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产生的氨气溶于BaCl2溶液,得到碱性溶液,再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B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以得到白色BaSO3沉淀和NH4Cl溶液;导管A的作用是保持集气瓶内外气压平衡,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3)读数时,应放低(或移动)水准管位置,使水准管中的液面高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以免造成误差;防止倒吸;设铁镁合金含有xmolFe、ymolMg,根据m=n•M,则①56x+24y=0.080;由于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中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充分反应后得到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y)mol;由于初末读数相差(45.80—1.00)mL=(45.80—1.00)×10—3L,说明充分反应后得到氢气的体积为(45.80—1.00)×10—3L;由于n=V/Vm,根据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可得:②x+y =;解①②可得:x=0.001,y=0.001,则合金中铁的质量为0.056g,镁为0.024g,所以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70%。
举一反三
锌钡白是一种白色颜料。工业上是由ZnSO4与BaS溶液混合而成:BaS+ZnSO4=ZnS↓+BaSO4↓。请根据以下工业生产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I.ZnSO4溶液的制备与提纯:
有关资料:a.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含少量SiO2、FeCO3、Cu2(OH)2CO3等;b.Zn(OH)2与Al(OH)3相似,能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Na2ZnO2
 
(1)滤渣1的化学式为        ;②中使用的氧化剂最好是下列的     (填序号)。
A.Cl2B.H2O2C.KMnO4D.浓HNO3
(2)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为了达到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上述流程步骤④中的CO2可以来自于步骤       (选填①、②、③、⑤)。
(3)步骤④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II.BaS溶液的制备

有关数据:Ba(s)+S(s)+2O2(g)=BaSO4(s) △H1 = -1473.2 kJ•mol-1
C(s)+ 1/2O2(g)=CO(g)         △H2 = -110.5 kJ•mol-1
Ba(s)+ S(s)=BaS(s)           △H3 = -460 kJ•mol-1
(4)若煅烧还原的产物仅为BaS和CO,则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Ⅲ.制取锌钡白
(5)如果Ⅰ中步骤⑤使用硫酸过量,产生的后果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E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                                          
(2)利用上述装置制取氢化钙时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i→___→___→___→       →a(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3)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4)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正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过二硫酸钾(K2S2O8)是一种无色结晶,不溶于乙醇,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实验室制备过二硫酸钾可通过低温电解KHSO4认溶液得到。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40gKHSO4溶解90mL蒸馏水,倒入大试管,试管浸在冰水浴中(装置见图9),并冷却到5℃以下。

步骤2电解2h,每隔约半小时补一次冰
步骤3.将沉淀收集在漏斗中,直接用乙醇和乙醚洗涤和过滤
步骤4.干燥、称重
步骤5.回收乙醚和乙醇
(1)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微量且能使湿润的KI-淀粉变蓝的有色单质气体,该气体可能是(填化学式)。
(3)步骤2每隔半小时要向大烧杯添加冰块,其原因是                           
(4)步骤5回收乙醇、乙醚时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5)取得到的样品0.2500g溶于30mL水,加4gKI,塞住瓶塞,振荡,静止15min,加入1mL冰醋酸,再用cmol·L- 1Na2S2O3溶液滴定。(S2O82- +3I- =2SO42- +I3-;I3-I2+I-;2S2O32-+I2=2I- + S4O62-)
①溶解时,加入KI后需塞住瓶塞,其目的是                           
②本实验所用的指示剂为                            
③若本次滴定消耗Na2SO3溶液VmL,由本次结果计算,样品中K2S2O8的纯度为(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6)分析化学上检验Mn2+在Ag+催化下K2S2O8溶液将Mn2+氧化为紫色的Mn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氨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无水晶易升华。工业上制备无水的的一种工艺如图所示:

(1)加入吸收塔的吸收剂X应是     (填字母编号)。
a.NaOH溶液      b.饱和食盐水      c.FeCl2溶液   d.淀粉KI溶液
(2)取0.5mL饱和FeCl3溶液滴入50mL沸水中,得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不超过        
(3)实验室中从FeCl3溶液制得FeCl3·6H2O晶体的过程中,需先加入      且保持过量,然后进行的操作依次为          、冷却结晶、过滤。
(4)将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会出现浑浊,则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铁铬氯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的储能电池,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工作原理为:Fe3++Cr2+Fe2++Cr3+,则电池放电时,Cl-将移向      极(填“正”或“负”);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