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已知: 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环己醇0.9625161能溶于水环己烯0.8

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已知: 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环己醇0.9625161能溶于水环己烯0.8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1)制备粗品
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防止爆沸),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上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口进入(填“g”或“f”)。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蒸馏时从70 ℃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分别加入用金属钠
C.分别测定沸点
答案
(9分)(1)①冷凝 ②防止环己烯的挥发
(2)①上 C ②g 除去水分 ③83 ℃ C         (3)BC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生成的环己烯的沸点为83℃,要得到液态环己烯,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冷凝作用,便于环己烯冷凝;由于环己烯沸点低,易挥发,所以冰水浴的目的降低温度,防止环己烯的挥发。
(2)①环己烯的密度小于水的,不溶于水,所以在上层;由于分液后环己烯粗品中还含有少量的酸和环己醇,联想制备乙酸乙酯提纯产物时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可除去酸和醇,所以选择的水碳酸钠溶液。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否则会氧化环己烯,答案选C。生石灰具有吸水性,所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除去水分。
②冷却水的流向和气体的流向是相反的,因此冷却水从g口进入,f口出来。
③收集时,只要液体温度达到环己烯的沸点,能把其蒸馏出来就可以了,温度太低蒸馏不出。温度太高,易导致反应温度过高而碳化。因此根据环己烯的沸点可知,一般控制在83℃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这说明反应物的转化率低,因此可能的原因是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答案选C。
(3)区别粗品与精品可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若无气体,则是精品,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而纯净物有固定的沸点,通过测定环己烯粗品和环己烯精品的沸点,可判断产品的纯度,因此答案选BC。
点评:本题以有机合成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实验室制环己烯的知识和醇、烃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实验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答题时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和方法,特别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中注意积累。
举一反三
下图所示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溶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
A.SO2和H2SO4(浓)
B.SO2和饱和NaHCO3
C.Cl2和NaHSO3
D.NO2和KOH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常见还原剂SO2、I、Fe2+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
SO2>I>Fe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1)上述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是         
(2)D中,烧杯盛放的是             
(3)实验开始时,关闭K1,打开K2,通入少量氯气,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①为验证I的还原性比Fe2+强,取(3)后B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应再往试管中滴入 ________       溶液,现象是                          
②在(3)后,为了比较SO2和I的还原性强弱,接下来的操作是    
A.关闭K2开K1    
B.关闭K1打开K2      
C.同时打开K1和K2
(4)若打开K2,通入Cl2恰好将Fe2+、I全部氧化后,再打开K1通入SO2,当Fe3+全部转化为Fe2+时,此时通入的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A、B、C、D、E、F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条件及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D为气体,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为紫色, B、C为正盐,F的溶液为紫红色。则C和F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1 mol A分子中含有3 mol极性共价键, B、C、F都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常温下,只有D为固体,其它为气体。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上述(2)中物质B的化学性质探究。

①你认为此装置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如何改进:                       。(若合理此问不答)
②Ⅱ中产生的现象是                                                                 
③反应几分钟后,检验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操作是                            
④通过以上探究,气体B的主要化学性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A.苯中的苯酚(Br2水、过滤)
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设计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可采用下图装置
B.分离乙酸和乙醇溶液: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C.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
D.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向两种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