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装置可用来收集下列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A.SO2B.Cl2C.O2D.HCl

右图装置可用来收集下列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A.SO2B.Cl2C.O2D.HCl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右图装置可用来收集下列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
A.SO2B.Cl2C.O2D.HCl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该气体与水不能发生反应,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易溶于水。答案选C。
点评:对化学实验的考查是历年的高考重点,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对化学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现象、实验安全、常见物质的制备及收集等的相关知识的积累。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
举一反三
下图A是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常用装置。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D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CO2气体。

(1)a和b的仪器名称分别是                  
(2)检验D中气体是否收集满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装入一定量的饱和NaHCO3目的除去A挥发的HCl反应的方程式         
(4)C中装入干燥剂除去水蒸气,可选择干燥剂是      
a浓硫酸     b烧碱      c无水氯化钙     d碱石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                                        
A.H2B.NH3C.CH3CH2OH(气)D.CO和H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A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发他们设计了如右图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A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①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     ;II     ;III    ;IV     。(填字母)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②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 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水(表面覆盖少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

(1)烧瓶a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否则容易发生副反应。请写出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2)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3)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回答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4)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5)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集气装置中正确的是 (     )       
A.CO2的收集B.NO的收集C.O2的收集D.NH3的收集
(液体为H2O)                            (液体为H2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