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备 NH4Cl的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备 NH4Cl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等。 (3)实验过程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冷却结晶后的过滤采用抽滤,其装置如图1所示,请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 图1 图2 (4)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 。A.缓慢冷却溶液 | B.溶液浓度较高 | C.溶质溶解度较小 | D.缓慢蒸发溶剂 | (5)为定粗产品的含氮量,称取11.2gNH4Cl粗产品,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B装置增重3.4g。则该粗产品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 。 |
答案
(1) (NH4)2SO4+2NaCl ===2NH4Cl↓+ Na2SO4 (2)蒸发皿 (3)防止温度降低,氯化铵晶体析出而损失、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未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 (4) AD (5) 25% |
解析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方程式为(NH4)2SO4+2NaCl ===2NH4Cl↓+ Na2SO4。 (2)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是蒸发皿。 (3)由于温度降低,会析出晶体,所以为防止温度降低氯化铵晶体析出而损失,需要趁热过滤。根据装置可判断,错误之处在于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未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 (4)溶液浓度较高或溶质溶解度太小,都不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答案选AD。 (5)B装置增重3.4g,则生成氨气是3.4g,其物质的量是3.4g÷17g/mol=0.2mol,因此该粗产品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 |
举一反三
(7分)金属镁的制取主要有两种途径,大约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余来自于含镁丰富的矿石,比如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从不同途径获得镁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加入试剂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操作A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 (4)在电炉中参加反应的n(Cl2):n(焦炭)=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上述制镁的流程中,为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
制备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Cl2取代 | B.乙烯和Cl2加成 | C.乙烯和HCl加成 | D.乙烯和H2加成后再与Cl2取代 |
|
(10分)在实验室中学生用下左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3mL、冰醋酸3mL(3 g)、乙醇4mL(2.7 g),加入试剂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只能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方,不插入溶液中,作用是__________,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试设计另一个装置也能实现上述两个作用,在虚线部分画出该装置简图。 (3)试管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 ,由此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 。 (4)充分反应后,制得乙酸乙酯的质量_______________g。 (5)工业用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为原料制取乙酸乙酯,经过的反应类型(按反应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示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
A 锌和盐酸发生氢气 B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 C 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 氯化钠和浓硫酸生成氯化氢 |
(15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 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
(1)利用I、II装置制取气体(K2闭,K1打开)甲同学认为:利用II装置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 等气体,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利用II装置作简单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也可收集O2和NO等气体,但不能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II装置再作简单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还可收集NO2气体,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I、III装置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如设计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___________,C中加_________,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_ 。 (3) 请利用I、III 装置自行设计有机实验,写出实验所用的试剂,简述C中的实验现象及根据此现象所得结论。 A中加___________,B中加___________,C中加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