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如右图所示,B中盛装的是一种固体物质。当A中的溶液滴入B内反应一段时间后,所得产物经装置C后可得到纯净的气体X,每个X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D中盛装的

(16分)如右图所示,B中盛装的是一种固体物质。当A中的溶液滴入B内反应一段时间后,所得产物经装置C后可得到纯净的气体X,每个X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D中盛装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如右图所示,B中盛装的是一种固体物质。当A中的溶液滴入B内反应一段时间后,所得产物经装置C后可得到纯净的气体X,每个X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D中盛装的是黑色粉末,当X气体通过D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最后从E装置中出来的气体是一种纯净的单质Y,Y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装置中A、B、C、D、E中的药品只能从下列所给试剂a~p中选择,图中某些夹持仪器未画出。

a.浓硫酸  b.浓硝酸  c.稀硝酸  d.浓盐酸  e.稀硫酸  f.浓氨水
g.铜片  h.锌片  i.碱石灰  j.硫酸铜  k.生石灰  l.硝酸铵晶体
m.固体烧碱  n.稀NaOH溶液  o.CuO  p.MnO2
回答下列问题:
⑴C装置内的药品是     (用a~p中的字母表示),其作用是          
⑵A中溶液和B中固体的所有可能的组合共有       种。
⑶纯净气体X通过D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D装置中黑色固体共失重        g。
⑷E中的药品是         (用a~p中的字母表示),其作用是             
答案
⑴i(或k,或m,2分);干燥氨气(2分)
⑵3(3分)
⑶2NH3+3CuON2+3Cu+3H2O(2分);9.6(3分)
⑷a(2分);吸收水蒸汽及未反应的NH3(2分)。
解析
(1)由题意“单质Y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可知,M(Y)=28,单质Y为N2。又X气体通过D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且生成N2,X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那么X为氨气。黑色粉末为CuO。(2)A中溶液和B中固体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为:浓氨水与生石灰,浓氨水与固体烧碱,硝酸铵晶体与稀NaOH溶液。,共3组。(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8mol时,参与反应的CuO的物质的量为0.9mol,CuO共失重为:0.9×16=14.4g。⑷E中的药品是用来吸收氨气和水蒸汽,要用浓硫酸。
举一反三
(15分)已知:在实验中,常常利用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以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镁。已知MgCl2·6H2O晶体在空气中加热时,释放出部分结晶水,同时生成Mg(OH)Cl或MgO;在干燥HCl气流中加热,能制得无水MgCl2
可选用药品:MgCl2·6H2O晶体、NaCl(s)、KClO3(s)、MnO2、浓H2SO4、浓盐酸、稀NaOH溶液。
仪器如图所示(装置可重复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氯化氢气体发生器,应选用的仪器(用编号A、B等填入)是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按气流方向,其余装置的连接顺序(用数字①、②等填入)是:
(    )→(   )(   )→(    )(    )→(    )(    )
(3)各装置中应放的药品: B.______,D.______,E.______。
(4)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上述所给药品和仪器设计的实验存在不足,请你提出修改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在沸腾炉中煅烧黄铁矿、SO2的催化氧化及其SO3的吸收。请回答下列几个有关硫酸工业中的几个问题。
(1)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以绿矾为原料,在蒸馏釜中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 + SO2↑+ SO3↑+ 14H2O。其中三氧化硫与水蒸气同时冷凝便得到硫酸。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用绿矾制硫酸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硫酸和二氧化硫(加热装置已略去)。其中b为干燥的试管。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反应后的三种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为BaSO3、BaSO4
B.b中产物用紫色石蕊试液即可检验出其中H+和SO42
C.为检验反应的另一种生成物,试管c中应加入的试剂为NaOH溶液
D.b中所得到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9.5%
(2)从沸腾炉中出来的炉气必须经除尘、洗涤、干燥后进入接触室,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3)接触室中热交换器是实现冷热交换的装置。化学实验中也经常利用热交换来实现某种实验目的,如气、液热交换时通常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4)接触室中主要反应是SO2的催化氧化,在生成硫酸的过程中,钒触媒(V2O5)所以能加快二氧化硫氧化的速度,除了具有吸附作用外,有人认为反应过程中还产生了一连串的中间体(如图)。c步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尽可能将尾气中的SO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将尾气通入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熟石灰的悬浊液中,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得到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72的化工原料J。试写出J的化学式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 分)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以孔雀石为原料可制备CuSO4·5H2O及纳米材料G,步骤如下:

已知: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2.7
3.7
Fe2+
7.6
9.6
Cu2+
4.7
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含有Cu2+、Fe2+、Fe3+。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作为试剂①的最合理的是   ▲  (填代号)。
a.KMnO4        b.(NH4)2S         c.H2O2         d.KSCN
(2)向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   ▲  
(3)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   ▲  操作。
(4)制备纳米材料G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   ▲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可取A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时盛放待测液A的玻璃仪器是   ▲  (填名称);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直接合成氨,制得的氨通过催化氧化可生产硝酸。
在一定条件下,若N2和H2以体积比1:3的比例充入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0.0%,则:
(1)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当υ(H2,正)=0.3mol·L-1·min-1,υ(NH3,逆)=0.2mol·L-1·min-1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2)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分别为   ▲  
(3)用氨催化氧化可生产硝酸,取所生产的硝酸溶液100mL,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的NO2和NO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L,物质的量之比为2:1,求所生产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写出该小题的计算过程)
   ▲  
(4)某厂用NH3生产硝酸,然后再制硝酸铵,其过程如下:

其中反应②为:4NO+3O2+2H2O4HNO3,原料气为氨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若实际生产中,反应①、②、③的转化率(或利用率)分别为a、b、c,则生产硝酸的氨气占所用氨气总量的体积分数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制取碘盐的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母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的方法是                                  ▲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    
(3)国家标准GB546061-92规定碘盐含碘量(以碘计),出厂产品≥40mg/Kg。销售品≥30mg/Kg。某次实验时向一干净的坩埚中放入5g精盐,加入1mL0.001mol/L标准KIO3溶液搅拌均匀,在100℃恒温烘干1h,即得碘盐产品,该碘盐的含碘量约为:                     ▲                 mg/Kg(保留一位小数),是否是合格产品             ▲      (填:合格、不合格)。
(4)检验碘盐是否加有碘酸钾,定性检验方法是在酸性介质中加还原剂KCNS,其反应如下:6IO3+5CNS+H++2H2O=3I2+5HCN+5SO42,检验时,除需用KCNS外,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最好是                                       ▲                          
(5)碘盐中的碘酸钾在560℃开始分解产生无色气体,剩余固体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黄色沉淀,碘盐在热水中,也会生成两种单质,其中一种是无色气体,滴加酚酞显红色,请写出碘酸钾两种情况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