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填写下列空白:(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MnO2和NaCl,通过

(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填写下列空白:(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MnO2和NaCl,通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MnO2和NaCl,通过             (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
(2)某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浓硫酸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先需要你帮该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既要完成(3)、(4)的实验,又要探究有氧气产生的实验。仪器连接顺序为a→(  )→(  )→d→e→(  )→(   )→(  )→( )→l,证明有氧气的操作是                   ,写出浓硫酸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 实验中可观察到③的锥形瓶里溶液的颜色变化                                                         
(4)取出④中的集气瓶进行氯气与铜的反应实验,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有同学提出应该在集气瓶底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你认为是否一定要放                            ;理由是            。
答案
(1)分液漏斗(2分)
(2)a→c→b→d→e→i→h→g→f→l;(3分,有错就不给分)
在m处,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复燃,若能,说明有氧气生成。(2分)
2Mn02+2H2SO4(浓)2MnSO4+O2↑+2H20(3分)
(3)紫色→红色→无色→黄绿(2分)
(4)用坩埚钳夹住一束细铜丝,灼热(1分);不需要(或不一定)(1分);实验中生成的是烟而不是温度较高的固体熔融物,不会使瓶底炸裂。(1分)
解析
本题是参照2009年考试大纲,对09年出题方式的一次探索,是落实课本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创新设计。教材中给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以制备氯气,浓盐酸可以用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代替。结合新的信息发现,三者混合发生反应Mn02+2NaCl+2H2SO4(浓)Na2SO4+MnSO4+Cl2↑+2H20。为了完成实验(3)、(4),仪器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氯气与石蕊作用——干燥——收集氯气(与铜反应)——尾气吸收(继续做试验证明氧气)。氯气通入石蕊先变红后褪色,如果继续通氯气,则溶液变为黄绿色。氯气与铜反应生成棕黄色烟,不生成固体熔融物,不用铺细沙。信息给出浓硫酸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可根据电子守恒写出:2Mn02+2H2SO4(浓)2MnSO4+O2↑+2H20。
举一反三
(14分)某学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消毒液次氯酸钠(NaClO)的制备与性质等进行了探究。
甲同学:为制备消毒液,探究并制作了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NaClO溶液)发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请完成下列问题:若通电时,为使生成的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菌能力的消毒液,则电源的a电极名称为                 极(填“正”、“负”、“阴”或“阳”);装置溶液中反应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同学:从某超市中查询到某品牌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8000-10000mg/L。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对彩色织物可能有褪色作用。切勿用于丝绸、毛、尼龙、皮革、油漆表面,勿用于铝、铜、碳钢制品。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
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I.阅读材料,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问题   
(1)室温条件下,该消毒液(NaClO)的不显中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消毒液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填序号)。
A.强氧化性   B.强还原性   C.不稳定性    D.漂白性    E.弱酸性
(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                   
II.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的腐蚀原理。
III.设计方案,实施探究
(1)用烧杯取少量样品,将一颗光亮的普通碳钢钉放入烧杯,浸泡一段时间。
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铁钉在该漂白剂(NaClO)溶液中的腐蚀原理,丁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写出碳(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有如下的实验用品:

(I)玻璃仪器及其他仪器:试管、锥形瓶、园底烧瓶、集气瓶、长颈漏斗、球形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白玻片、火柴、橡胶管及部分组合仪器(双、孔橡皮塞与玻管的组合)
(II)化学药品:双氧水、二氧化锰、木条
请选择上述仪器并设计制备氧气的最佳实验装置,且收集一瓶氧气。
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科学性、可行性、简约性、安全性角度分析,最佳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的仪器编号是____(每种仪器只能取用一次);
②仪器装配的原则是____;
③你在装配过程中第一个所选择的玻璃仪器是___;
④仪器装配完成后的第一个实验操作是____。
⑤请设计一实验用于验证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并叙述其检验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硫酸亚铁的制备实验
要求:设计制备硫酸亚铁的实验方案
仅提供试剂是:含有油污及杂质(铁红或碳粉)的铁粉及10 mL 3 mlo/L H2SO4
实验目的:选择并评价硫酸亚铁制备的途径,进一步了解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反应原理:铁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选用了3mol/L H2SO4溶液,而不用浓度更大一点的?(提示:可考虑硫酸亚铁在常温下的溶解度)
(2)为什么要乘热过滤?
(提示:要考虑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3)你认为在实验操作中的固-液分离有几种,具体适合于哪些情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课外小组欲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快速简便制取一满瓶(125mL)干燥的氧气。
(1)从A~G中所提供的仪器(或装置),选出所需要的(填序号)        ;除导管及胶管外,还需要的仪器用品有    。选用的试剂为     
(2)用上述所选的气体发生装置,除可制取O2、H2、CO2外,请写出还可用此装置制取的两种其它气体与制取该气体所需的试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气体是用盐酸来制取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制取的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杂质,要除去HCl杂质而得到纯净的目标气体,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如果广口瓶中盛装的是饱和的NaHCO3溶液,则可用于下列哪种气体的除杂装置(   )
A.H2→→
B.Cl2
C.H2S
D.C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