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形成I3-,并建立如下平衡:I3-═I-+I2.实验室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平衡时I3-的浓度实验原理: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3-),可用

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形成I3-,并建立如下平衡:I3-═I-+I2.实验室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平衡时I3-的浓度实验原理: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3-),可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形成I3-,并建立如下平衡:I3-═I-+I2.实验室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平衡时I3-的浓度
实验原理: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3-),可用过量的碘与碘化钾溶液一起摇动,达平衡后取上层清液用标准的Na2S2O3滴定:2Na2S2O3+I2=2NaI+Na2S4O6.由于溶液中存在I3-═I-+I2的平衡,所以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最终测得的是I2和I3-的总浓度,设为c1,c1=c(I2)+c(I3-);c(I2) 的浓度可用相同温度下,测过量碘与水平衡时溶液中碘的浓度代替,设为c2,则c(I2)=c2,c(I3-)=c1-c2
实验内容:
1.用一只干燥的100mL 碘量瓶和一只250mL碘量瓶,分别标上1、2号,用量筒取80mL 0.0100mol.L-1KI于1号瓶,取200mL 蒸馏水于2号瓶,并分别加入0.5g过量的碘.
2.将两只碘量瓶塞好塞子,振荡30分钟,静置.
3.分别取上层清液20mL用浓度为c mol/L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1号瓶消耗V1mL Na2S2O3溶液,2号瓶消耗V2mL Na2S2O3溶液.
4.带入数据计算c(I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Na2S2O3溶液应装入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原因是______.
(2)碘量瓶在震荡静置时要塞紧塞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滴定时向待测液中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
(4)用c、V1 和V2 表示c(I3-)为______mol•L-1
(5)若在测定1号瓶时,取上层清液时不小心吸入了少量的I2固体,则测定的c(I3-)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Na2S2O3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所以标准Na2S2O3溶液应装入碱式滴定管中,
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Na2S2O3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
(2)由于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而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能氧化碘离子,所以碘量瓶在震荡静置时要塞紧塞子的原因是防止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故答案为:防止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3)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滴定时向待测液中加入的指示剂是淀粉,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溶液恰好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恰好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1号瓶消耗V1mL Na2S2O3溶液,由2Na2S2O3+I2=2NaI+Na2S4O6可知,20ml溶液中I2和I3-的总物质的量=
1
2
×V1×10-3L×c mol/L=0.5cV1×10-3 mol;
2号瓶消耗V2mL Na2S2O3溶液,可知20mL溶液中I2的物质的量=
1
2
×V2×10-3L×c mol/L=0.5cV2×10-3 mol,
故c(I3-)=
0.5cV1×10-3mol-0.5cV2×10-3mol
20×10-3mol
=
cV1-cV2
40
mol/L,
故答案为:
cV1-cV2
40
mol/L;
(5)如果取上层清液时不小心吸入了少量的I2固体,则1号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增加,由c(I3-)=
cV1-cV2
40
mol/L可知,测定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举一反三
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B.酚酞不能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分数并制备少量KIO3,进行了如下实验.
I.测定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反应)
已知:KIO3+3H2SO4+5KI=3I2+3K2CO3+3H2O;   I2+2Na2S2O3=2Na I+Na 2S4O6
步骤一:准确称取a g加碘盐,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KI溶液;
步骤三:以淀粉为指示剂,用c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12.00mL.
(1)步骤一中配制250m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有______.
(2)步骤三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
(3)实验测得此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分数=______(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
II.实验室制备KIO3
已知:碘酸盐可以用氯气在碱性溶液中氧化碘化物得到.
该化学小组通过以下装置制备KIO3

魔方格

(4)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装置B中的试剂为______.
(6)写出装置C中生成KI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7)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缺陷,请指出______.
甲、乙两个同学同时设计了一份表格,用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数据记录和处理.甲同学设计的表格和实验记录结果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次数V(NaOH)/mLV(HCl)/mL
120.4822.46
225.0021.98
325.0022.36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4.1g烧碱样品.
(2)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小烧杯、玻璃棒、______、胶头滴管.
(3)用______量取10mL待测液于______中(填仪器名称),并滴加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4)用0.2010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______手旋转______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______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达到终点的具体现象是:______.
(5)若两次实验滴定的数据如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10.000.5020.4
第二次10.004.0024.1
某同学用0.10mol/L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HCl溶液注入锥形瓶,同时滴加2-3滴酚酞试液;
B.用0.10mol/L的HCl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把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后,将待测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距离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以上操作1-2次;
G.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下边,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最后一滴碱液后溶液颜色突变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为止,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的刻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______→C→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G步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
(3)D步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
(4)滴定终点读数时,如果仰视液面,读出的数值______,若滴定前平视读数则由此计算得到的NaOH溶液浓度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如图分别是量筒、滴定管、温度计的一部分,则量筒,滴定管,温度计分别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