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纯度。(1)配制待测溶液将已称好的2.100g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所需的主要仪器有___

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纯度。(1)配制待测溶液将已称好的2.100g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所需的主要仪器有___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来源:
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纯度。
(1)配制待测溶液将已称好的2.100g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所需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2)滴定
①盛装0.1890mol/L盐酸标准液应该用_______式滴定管,滴定管装液前,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要盛放的溶液__________。
②准确量取待测液25.00 mL于洁净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1-2滴指示剂,进行滴定操作,达到滴定终点时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3)计算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烧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
(4)下列几种操作对c(NaOH)的影响(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
①若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会使c(NaOH)_______;
②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则会使c(NaOH)_______;
③若刚见到指示剂局部的颜色有变化就停止滴定,则会使c(NaOH)_______;
④读数时,若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则会使c(NaOH)_______;
答案
(1)250mL容量瓶, 烧杯, 玻璃棒, 胶头滴管
(2) ①酸 ;润洗
(3)0.189mol/L ;90%
(4)①无影响; ②偏高; ③偏低; ④偏低
举一反三
中和滴定中,眼睛应注视的是 [     ]
A.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
B.液滴滴出的速度
C.滴定管刻度
D.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题型:0118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结果,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值偏高,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A.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标准液润洗
B.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振荡,有液体溅出
C. 滴定完毕,滴定管尖端外挂有液滴
D.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点俯视读数
题型:010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
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
⑥洗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⑥①②⑤④
B.⑤①②⑥④③
C.⑤④③②①⑥
D.③①②④⑤⑥
题型:0103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溶液时,会导致待测碱液浓度结果偏低的操作是 [     ]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待测液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注入标准液
C.滴定前仰视读数, 滴定后俯视读数
D.配制碱液时, 称量后固体吸湿
题型:0103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标准状况)。
(3)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二)氨是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化学家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 ;△H = - 92.4 kJ/mol,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试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方法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____(填序号)。
A.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 B.加热浓氨水
C.直接用氢气和氮气合成 D.向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
(5)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采用较高压强(20 MPa~50 MPa) B.采用500℃的高温
C.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和H2循环到合成塔中
(6)用数字化信息系统DIS(如下图I所示:它由传感器、数据 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可以测定上述氨水的浓度。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0.500 0mol/L醋酸溶液25.00 mL于烧杯中,用该氨水进行滴定,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氨水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Ⅱ所示。
①用滴定管盛氨水前,滴定管要用_____________润洗2~3遍。
②试计算该氨水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情况下,会导致实验结果c(NH3·H2O)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B.量取25.00 mL醋酸溶液时,未用所盛溶液润洗滴定管
C.滴定时,不慎将氨水滴在烧杯外
(7)1998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Marn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下图。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