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模块)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l0余省的山区

(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模块)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l0余省的山区

题型:枣庄模拟难度:来源:
(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模块)
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l0余省的山区发病率也较高.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含碘食盐.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______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雄性激素
(2)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
(3)已知KIO3可用电解法制得.原理:以石墨为阳极,以不锈钢为阴极,在一定电流强度和温度下电解KI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Kl+H2O
 电解 
.
 
KlO3+3H2↑,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
(4)在某温度下,若以l2A的电流强度电解KI溶液l0min,理论上可得标准状况下氢气______L(一个电子的电量为1.60×10-19C).
答案
(1)人体摄入的碘主要是来自海产品和碘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B.
(2)碘化钾和碘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5KI+KIO3+6HCl=6KCl+3H2O+3I2
该反应中KI是还原剂,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KIO3是氧化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所以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都是碘,物质的量之比为 5:1;
该反应中有碘单质生成,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观察到溶液变蓝色.
故答案为:5KI+KIO3+6HCl=6KCl+3H2O+3I2;   5:1; 溶液变蓝色.
(3)电解时,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故答案为:2H++2e-=H2↑.
(4)l0min通过的电量为(10×60)S×l2A=7200C,通过的电子个数为
7200C
1.60×10-19C
=4.5×1021
设生成氢气体积为V.
2H++2e-=H2↑.
   2NA  22.4L  
4.5×1021  V         
所以V=0.837 L
故答案为:0.837.
举一反三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题型:北京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正极材料为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但钴的资源匮乏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1)橄榄石型是一种潜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可以通过
溶液发生共沉淀反应,所得沉淀经80℃真空干燥、高温成型而制得。
①共沉淀反应投料时,不将溶液直接混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共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温成型前,常向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除了可以改善成型后的的导电性能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试样(主要含有及少量Al、Fe等)可通过下列实验方法回收钴、锂。
① 在上述溶解过程中,被氧化成在溶解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加热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钴的氢氧化物加热至290℃时已完全脱水,则10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350~400℃范围内,剩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试根据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填“是”或“否”)?
答:______。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铝为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墨为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4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写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对原电池的构成及形成条件做如下探究性实验.诸你对可能的现象作出推测,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动手做如下两个原电池的实验。剪约8 cm长、2 cm宽的纯铜片、纯铝片各一片,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块塑料板上(间隔2 cm),将铜片和铝片分别用导线与电流表的“+”,“一”端相连接,电流表指针调到中间位置,取两个100 mL的小烧杯,向一只烧杯中注入约60 mL的浓HNO3,向另一只烧杯中注入
60 mL 6 mol/L的烧碱溶液,然后继续下面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先将两电极同时插入烧碱溶液中,电流表指针偏向_______(填“铝”或“铜”)极,铝片上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铜片上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将两电极同时插入浓硝酸中,电流表指针偏向____(填“铝”或“铜”)极,此时铜是___(填 “正”或“负”)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中的实验进行几分后,你会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改变了,请解释其中的原因,并由此推断在两极上可能出现的现象,写出此时相应的电极反应式,并用实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