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板液”是制印刷锌板时,用稀HNO3腐蚀锌板后得到的废液,主要含Zn(NO3)2和由自来水带进的Cl-、Fe3+等杂质离子。在实验室中由“烂板液”制取ZnSO

“烂板液”是制印刷锌板时,用稀HNO3腐蚀锌板后得到的废液,主要含Zn(NO3)2和由自来水带进的Cl-、Fe3+等杂质离子。在实验室中由“烂板液”制取ZnSO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来源:
“烂板液”是制印刷锌板时,用稀HNO3腐蚀锌板后得到的废液,主要含Zn(NO3)2和由自来水带进的
Cl-、Fe3+等杂质离子。在实验室中由“烂板液”制取ZnSO4·7H2O的过程如下
已知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
(1)第①反应是使Zn2+、Fe3+沉淀,检验Fe3+是否沉淀完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中PH应保持在_______________范围内。
(4)第⑥步调节溶液P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⑦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答案
(1)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Fe3+沉淀完全。
(2)漏斗、玻璃棒、烧杯
(3)3.2~6.4
(4)抑制Zn2+水解
(5)冷却结晶
举一反三
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沸点为136℃。它极易水解,遇空气中水蒸气即产生“白烟”
(TiCl4+H2O==TiOCl2+2HCl↑)。在650~850℃下,将氯气通过二氧化钛和炭粉的混合物可得到四氯化钛和一种有毒气体。下图是实验室制备TiCl4的部分装置。
请回答:
(1)B装置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冷凝水的方向为________进________出,该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此装置的缺陷和不妥之处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2 - 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 g·cm-3,沸点131.4℃,熔点
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既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_______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___________,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_______上冷却,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II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__、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I相比,途径II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中,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的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间也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副产物)。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向150mL干燥锥形瓶中加入2.0g水杨酸、5mL乙酸酐(密度1.08g/ml)和5滴浓硫酸,振荡,待其溶解后,控制温度在85~90℃条件下反应5~10min。然后冷却,即有乙酰水杨酸晶体析出。
② 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抽滤时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几次,继续抽滤,尽量将溶剂抽干。然后将粗产品转移至表面皿上,在空气中风干。
③ 将粗产品置于100mL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25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2~3分钟,直到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过滤,用5~10mL蒸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液于烧杯中,不断搅拌,慢慢加入15mL4mol/L盐酸,将烧杯置于冷水中冷却,即有晶体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晶体1~2次,再抽干水分,即得产品(纯净物)1.9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要控制反应温度在85~90℃,应采用_________ 加热方法。用这种加热方法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步中,用冷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中,加入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计算本次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为_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题型:0111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活动课程小组拟用50 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25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b.小火煮沸溶液1~2 min,赶走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气体;
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反应.
(1)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写出c步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此方案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2)加入反应物前,如何检验整个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大理石与盐酸制CO2,则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通常制法中,装置A还可作为下列_________ (填序号)气体的发生装置
①HCl ②H2 ③Cl2 ④NH3
(5)已知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室温下该溶液密度为1.44 g/mL,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不考虑实验误差,计算用此种方法制备所得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
题型:0117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