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赶出去其中的空气。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如何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尽____________。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证明E中收集到的是NO而不是H2?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当C处出现白色沉淀时
(2)3Cu+8H+2NO3=3Cu2++2NO↑+4H2O
(3)用F向E中鼓入空气,E内颜色加深;NO2进入C生成HNO3使CaCO3溶解
(4)吸收过量的NO2,防止空气污染
举一反三
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以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回答以下问题
(1)用Na2SO3固体和硫酸溶液制取SO2气体,应选用________(选“A”或“C”)做气体发生装置,不选用另一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小组同学发现产生气体的速率缓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制取H2S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气体通过D装置时现象是_______,通过E装置时现象是_____________;SO2与H2S在B装置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生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进行探究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实验内容(在下列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和讨论:
①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于F2过于活泼,很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一个事实说明F的非金属性比Cl强: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组装好装置后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在乙中加入___________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确有SO2生成。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硫酸铜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在实验室中进行这个实验时,除了(1)小题中指到的实验现象外,还可以观察到许多其它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可以是浸有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写出棉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1)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
②打开活塞A,往U型管右侧漏斗中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稀HNO3接触到A处橡皮塞为止; ③关闭活塞A,观察实验现象。
(2)记录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观察到的现象有:U型管左侧铜丝逐渐溶解,有__________色气体产生,溶液呈蓝色,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最后反应自行停止,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证明反应确实生成的NO,还需要的操作及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4)将2.56 g 铜粉与100mL稀硝酸反应,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体积为1.12L,测得溶液中剩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则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选用下列试剂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锌片、锌粉、铁片、铁粉、镁条、铝条、新制Na2S溶液、新制氯水、0.5mol/L盐酸、3mol/L盐酸等试剂(实验仪器自选)。
(1)现有A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并作出评价。
【实验探究一】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实验探究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A同学在[实验探究二]中所得结论的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改变实验探究二所用药品的前提下,再补充一些实验即可完成有关探究,补充实验是(写最简方案,可不填满,也可增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同学提出:活泼金属与盐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进行金属活动性比较。请你利用现有的试剂(仪器自选),帮助A同学设计一套原电池,把装置图画在下面的方框中,在图中标出所用物质的化学式,以及电池的正、负极。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