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甲用装置Ⅰ探究铜与稀硝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甲用装置Ⅰ探究铜与稀硝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甲用装置Ⅰ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过程在烧瓶中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在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
(3)学生乙认为,甲用装置Ⅰ实验,无法说明问题。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甲设计了如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下列药品,并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该实验。
请你根据他的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稀硝酸 锌粒 石灰石固体
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CaCO3固体 
③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HNO3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④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 
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⑥用注射器的针头穿过橡皮塞并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ⅰ)步骤①②目的是____________; 
(ⅱ)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ⅲ)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的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3Cu + 8HNO3===3Cu(NO3)2  + 2NO↑+ 4H2O
(2)2NO+ O2  =====  2NO2
(3)(ⅰ)排除装置中的氧气
(ⅱ)检验生成的NO气体  
(ⅲ)不同意 ; 铜片质量相同,该液体体积相同;生成的Cu2+浓度相同。
举一反三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I实验装置中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
(2)①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则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到干燥管内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
(4)铜与1mol/L的硝酸反应。如果NO3-浓度下降0.2mol/L,则溶液中c(H+)同时下降_____________mol/L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只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⑴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 →______→ _______ 。
⑵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⑶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每个装置只使用一次),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⑴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后还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将C装置去掉,将导致测定结果中Cu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题型:江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甲乙两个同学由于手上药品不同(玻璃仪器蒸馏水均有),甲同学有pH试纸,乙同学有锌粒,请补全两同学的方案(包括能证明HA是弱电解质的实验现象结论):
(1)甲:①称取一定量的HA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
②________________ 能证明HA是弱电解质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证明HA是弱电解质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2)C中可溶性钡盐溶液X为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液体Y不能很顺利地滴下,则可如何改进:_________。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的产生原因,甲同学认为是_________,乙同学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同学在原有操作之前,先通N2一段时间。乙同学则在A、B间增加盛有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D。 甲、乙各自进行实验,B中现象分别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丙将甲乙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联合试验,发现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红棕色气体。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丁同学认为丙选择的两种钡盐比较相似,于是丁在丙的基础上将B、C中的钡盐分别换成过量新制的醋酸钡溶液、Ba(AlO2)2溶液,发现B、C中均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该沉淀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C中沉淀为________。实验室里欲获得该沉淀,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目的,根据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Ⅰ、探究氯气与 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________(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_____。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
(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已知氯气与氨气可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开关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________,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 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
(4)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必须对装置A进行的改动是______。
(6)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H2S与SO2反应的实验。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F的烧瓶中可能剩余气体的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