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 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
(1)3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 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的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有无色变为红棕色
(6)acd
举一反三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32-
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假设3: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 H2SO4、1 mol/L NaOH、0.01 mol/L 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某红色粉末是Fe2O3或Cu2O或两者的混合物。(实验所需试剂只能从下列中选择:稀硫酸、KSCN溶液、稀硝酸、双氧水、铁粉、碱式碳酸铜)
探究方案:将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实验现象:反应后有红色固体存在;
(1)结论:红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
(2)如果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请设计实验证明之。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欲利用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胆矾(CuSO4·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①试剂1为________,试剂2为________(填名称);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操作1为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CO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____。
A.选用 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 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OH的性质,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取KOH、Ba(OH)2、Ca(OH)2溶液分别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B.取NaOH、NaCl、HCl溶液分别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C.向滴有酚酞的20.00 mL 0.10 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5.0 mL 0.10 mol/L盐酸,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向滴有酚酞的25.0 mL 0.10 mol/L盐酸中逐滴加入20.00 mL 0.10 mol/L的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
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
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________;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①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________。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 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