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足量铜与适量一定浓度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用m表示),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合理而简单的实验,用于测定m的

为测定足量铜与适量一定浓度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用m表示),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合理而简单的实验,用于测定m的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为测定足量铜与适量一定浓度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用m表示),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合理而简单的实验,用于测定m的值。其中E装置由甲、乙两 根玻璃管组成,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 mL),供量气 用,乙管可上下移动,用来调节液面高低。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气体(NO和NO2)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 (填装置序号)。
(2)要测定m值,需要将C中的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由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酸碱指示剂氧化褪色而影响实验。因此,中和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装置接口的编号,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____________。
(4)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应进行两步必要的操作:第一,打开b,向E装置右管中加适量水;第二,___________。
(5)实验前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读数时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6)实验后若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V(L),C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用含n和V的式子表示m=______________ 。
答案
(1)B
(2)将C中的溶液加适量水稀释
(3)③④⑤⑨
(4)打开a,通足量N2,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5)向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6)(V-11.2n)/33.6n
举一反三
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制备氧化铜
工业CuSO4CuSO4溶液 CuSO4·5H2O …… CuO
①步骤Ⅰ的目的是除不溶性杂质。操作是_____________ 。
②步骤Ⅱ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Fe2+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滴加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 ,加入Cu2(OH)2CO2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 。
③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操作是将CuSO4·5H2O 溶液加热蒸发至有晶膜出现时,停止加热,_____________,水浴加热烘干。 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探究氧化铜性质
①取A、B两支试管,往A中先加入适量CuO粉末,再分别向A和B中加入等体积的3% H2O2溶液,只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____________ 。
②为探究试管A中反应的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除导管、橡皮塞、水槽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 。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X、Y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X和Y同主族,Y和W的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在中学范围内X的单质只有氧化性,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1)写出实验室制取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研究YX2和W2的性质。
①分别通入YX2和W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_______(填“相 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铜粉,当通入足量W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足量YX2时,打开K通人适量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 mL 1.0×10-3 mol/L的碘水,当通人足量W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 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再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____(填字母)。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E.双氧水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对应的是 [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的冶炼以后,对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非常感兴趣,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后分析:
(1)学生对相关装置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这些装置既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发现各个装置中均存在一些不足,具体看下表: 
(2)根据高三拓展教材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要求,在上述买验的基础上学生设计了相对更为合理的实验,重点避免了上述三个不足。其中一氧化碳的制备是利用甲酸和浓硫酸共热到60~80℃可发生脱水反应: HCOOH CO↑+H2O 请根据以下各图进行选择形成一套相对较为合理的实验装置图(某些装置可重复使用)
(3)回答以下问题:
①合理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写小写字母)。
②在反应时强调先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会再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灯,原因是 (      )
A.因为一般反应从左到右进行
B.排除体系内的空气,使反应过程更安全
C.甲酸与浓硫酸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CO气体
D.此反应加热时间长有利于产生CO
③请说出你所选择的第一个石灰水洗气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④在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由________色完全变为_________时停止加热,然后继续_______,原因是防止铁被氧化。
⑤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⑥该实验的一个优点是把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利用排水法收集起来,收集的气体前后有几瓶,若分别先后编号,点燃各个瓶中的气体,中间编号的集气瓶中气体____________,前后编号的集体瓶中气体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对MnO2、CuO、Fe2 O3、Cr2O3在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就本实验的有关问题,请填空:
(1)本实验的装置由下图三部分组成,其正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 。
(2)为证明编号2的实验中MnO2起到催化作用,还要测定反应剩余物中MnO2 的质量,实验的操作顺序是:溶解→ _______________
(3)从上表实验数据分析,对氯酸钾受热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按其催化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4)从编号3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KClO3的分解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 小数)。
(5)在进行编号5的实验时,有刺激性的黄绿色气体产生,该气体可能是 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用___________试纸检验该气体,上述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单位质量表面积) 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请设计验证此结论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