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 ___

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 ___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 __________;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答两种方法)
答案
“略”
举一反三
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上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___________。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数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管液面相平
题型:0104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面所提供的仪器装置和药品制取NaHCO3溶液,设计如下实验。实验室提供的药品、仪器装置如下:
药品:①2%NaOH溶液 ②稀HCl ③稀H2SO4 ④饱和KHCO3溶液  ⑤浓H2SO4 ⑥CaCO3固体   ⑦K2CO3粉末
仪器装置(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下表要求、填写选择的装置和药品。
(2)如何检验所选择的CO2发生装置(X)的气密性,请写出主要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装置按X、Y、Z顺序连接并检查气密性后,当加入药品实验时,X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Y装置中除去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向Z装置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通入过量CO2后,Z装置内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保证乙装置中不析出晶体(不考虑过饱和溶液问题),NaOH溶液最大浓度不能超过_________%(质量分数)。
附:有关物质在常温(20℃)时的溶解度
题型:0113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Si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Mg和SO2反应的实验。
(1)选择制取SO2的最合适试剂________(填序号)。
①10%的H2SO4溶液 ②80%的H2SO4溶液 ③Na2SO3固体 ④CaSO3固体
(2)写出装置乙和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中________; B中________。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________。如果有,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渐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实验仪器D主要起到洗气的作用
题型:0112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硝酸锏溶液颜色为蓝色.某学校化学课外小组同学们在做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发现铜和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为绿色旦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而铜和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为蓝色,产生无色气体.为弄清反应后溶液颜色出现差异的原因,他们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等质量的铜片,分别加人等体积的浓HNO3(14 mol / L)和稀HNO3(4mol /L ), 立即用蘸有NaOH的棉花封住试管口。充分反应后铜均无剩余。
(1) Cu与浓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蘸有NaOH的棉花封住试管口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已知NO2与NaOH溶液反应中,其中NO2的还原产物是亚硝酸盐(NO2- ) 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假设】假设一、因为铜离子浓度大造成的。
假设二、溶液呈绿色是因为铜与浓硝酸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氮溶于过量浓硝酸,加上和蓝色的硝酸铜溶液混在一起,使溶液呈绿色。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3) 上述实验________(“能”或“不能”)证明假设一不成立,原因________________
(4) 甲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分析推理】
(5)铜和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为蓝色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2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