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探究学习小组用下面这套装置测定乙醇结构:已知乙醇的分子组成为C2H6O,为探究其结构式究竟是以下(Ⅰ)式还是(Ⅱ)式中的哪一种,该小组同学利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

某探究学习小组用下面这套装置测定乙醇结构:已知乙醇的分子组成为C2H6O,为探究其结构式究竟是以下(Ⅰ)式还是(Ⅱ)式中的哪一种,该小组同学利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某探究学习小组用下面这套装置测定乙醇结构:已知乙醇的分子组成为C2H6O,为探究其结构式究竟是以下(Ⅰ)式还是(Ⅱ)式中的哪一种,该小组同学利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行如下探究:             ① 所测得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
他们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合理结构不应是___________式(填写“I”或“II”),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从实验的实际过程中,该组同学体会到,他们的数据记录方式存在科学性问题,即记录的不是原始数据而是换算数据。你认为表中的第二记录项应改为_______________,第三记录项应改为__________,为使实验记录更加科学、准确,还应增加的一个实验记录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Ⅰ; 根据实验数据,0.10 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能置换出0.05mol氢气,即被置换的H为0.10mol,说明分子中的6个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并不完全相同,(有1个应不同于其他),从而确定乙醇的结构为Ⅱ式。
② 取用乙醇的质量(或体积); 排出水的体积;实验温度或实验温度与体系内压强
举一反三
有一种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方法需测定NaCl晶体的体积,具体步骤为:准确称出m g NaCl 晶体粉末并置于定容仪器a中;用滴定管b向仪器a中滴加某液体c至a仪器的刻度线,即可测出NaCl固体的体积。上述操作中的a、b、c分别指 [     ]
A.量筒、酸式滴定管、水
B.容量瓶、碱式滴定管、苯
C.量筒、碱式滴定管、水
D.容量瓶、酸式滴定管、四氯化碳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反应热效应的观察装置。其操作顺序是:
①按下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溶液(或品红)。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
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有1g氧化钙,当滴入2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试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进行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表明CaO和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通过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
(1)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足量的稀盐酸中。足量镁条与一定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请在上图的方框中画出上述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②在前4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I: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V: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a中_______________,实验b中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生试图用电解法根据电极上析出的物质的质量来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其实验方案的要点为:
①用直流电电解氯化铜溶液,所用仪器如图;
②在电流强度为I安培,通电时间为t分钟后,精确测得某电极上析出的铜的质量为m克。
试回答
(1)连接这些仪器的正确顺序为(用图中标注仪器接线柱的英文字母表示)E接____,C接____,____接F。
(2)写出B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G试管中淀粉KI溶液变化的现象为____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精确测定电极上析出铜的质量,所必需的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应是_____(选填下列操作步骤的编号)。
①称量电解前电极质量;②刮下电解后电极上的铜并清洗;③用蒸馏水清洗电解后电极;
④低温烘干电极后称量;⑤低温烘干刮下的铜后称量;⑥再次低温烘干后称量至恒重。
(4)已知电子的电量为1.6×10-19库仑。试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表达式:NA=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溶解热为一定量的物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中所产生的热效应。通常等温等压条件下,1mol溶质溶解在一定量溶剂中形成的某指定浓度的溶液时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溶解热。溶解热的测定是通过绝热测温式量热计进行的,它在绝热恒压的条件下,通过测量系统的温度变化,从而推算出该系统在该等温等压下的热效应。
例如:1mol KNO3溶于200mL H2O的溶解过程的溶解热的测定方法如下:
①组装简单绝热式量热计,装置如下图自组装简单绝热式量热计装置(1温度计、2保温瓶、3底座、 4铁架台)。
②准确称量5. 62g KNO3(备用)。
③用容量瓶量取200mL室温下的蒸馏水(密度为ρ=1g·cm-3),倒入广口保温瓶中。
④开动电磁搅拌器,保持一定的搅拌速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待温度变化基本稳定(即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值基本相同)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连续记录三次,作为溶解的前期温度。
⑤打开量热计盖子将称好的5. 62g KNO3迅速倒入量热计并盖好盖子,保持与溶解前相同的搅拌速率,继续每 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温度不再变化时,记录三个温度变化率稳定的点,此三点作为溶解的后期温度。
⑥数据处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您认为该测量实验成败的关键是___。
(2)用电磁搅拌器比用环形玻璃搅拌器有何优点?____,但为何要保持一定的速率,过快对所得结果产生影响的原因是___,要缩短溶解时间,还可采取哪些措施___。
(3)若已知KNO3溶液的比热容为Cp kJ·(kg·℃)-1,起始溶解温度为18℃,最终平衡温度为t℃,非溶液部分吸收的热量为QkJ,那么KNO3的溶解热的数字表达式为△H=___
(4)即使整个操作都规范,你认为测得溶解热与实际溶解热是否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