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对反应产物的综合利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甲烷的取代反应。 根据要求填空:(1)写出

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对反应产物的综合利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甲烷的取代反应。 根据要求填空:(1)写出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对反应产物的综合利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甲烷的取代反应。
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4)石棉上附着KI粉末,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E中用干燥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将通甲烷处导气管用乳胶管套上并用弹簧夹夹住,然后在A处加热,看E处的水中有没有气泡冒出
(3)将氯气与甲烷气体充分混合;根据通甲烷和氯气导气管口所冒气泡调整两种气体的流量;将甲烷和氯气进行干燥
(4)除氯气
(5)防倒吸
举一反三
某经销商用劣质的不锈钢代替优质不锈钢出售,但劣质不锈钢表面有锈迹,需用一些自制的除锈剂进行清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该除锈剂的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pH为3。
(1)研究小组初步确定可能是三大强酸,则需检测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取少量除锈剂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则可确定无_______存在。然后再加含________的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若要检验另一种离子,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操作发现除锈剂中并不存在三大强酸,经查阅资料知,草酸(H2C2O4)是一种弱酸且为常用的除锈剂,革酸钙是一种沉淀,草酸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写出草酸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用_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5. 00 mL 1.00×10-3 mol/L KMnO4溶液于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硫酸,加水20 mL稀释后,至少需加入1. 00×10-3 mol/L的草酸________mL才能使KMnO4溶液褪色。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化学学习小组用来探究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集反应、收集、检验气体的性质于一体。图中钠块是用大头针又住的。请填空
(1)①钠块的位置靠近B管上的胶塞,为了尽可能收集到纯净的气体,应先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然后慢慢提升A管,待B管中钠块与水接触时,应立即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
②所以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①为了安全,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点燃前应该______________,而该方法可以直接点燃这种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点燃该实验中的气体的操作方法是先用明火靠近导气管口,然后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气体的燃烧,该气体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课题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
图1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处(填“A”或“B”)的酒精灯。
(2)硬质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
图2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______(选填“a”或“b”)口通入(其他装置略)
(4)丙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 以比较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作出评价。你认为丙的设计是否有必要: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开始时通入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则应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了探究碳酸的酸性强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A为碳酸钙,B为浓醋酸,C为硅酸钠溶液,实验现象:C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由此可得出结论: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你认为这个结论合理吗?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少量CO2与硅酸钠溶液反应。对其除硅酸沉淀外的反应产物,不同的同学持有不同的观点: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__________。
(3)若A为NaHCO3,B为稀硫酸,C为漂白粉溶液,实验现象为:C中产生白色沉淀。文献资料的观点是,该实验能证明碳酸比次氯酸的酸性强。小明则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碳酸一定比次氯酸的酸性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告诉我们:在保存漂白粉时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常温下高锰酸钾能将浓盐酸氧化成Cl2。若将A 改为KMnO4,B为浓盐酸,C为淀粉KI溶液,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此装置来验证氯、碘的非金属性强弱,若不能,需如何改进____________,若能,此问不用回答。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一种气体,通入的这种气体的名称是______。
(4)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在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