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也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 (1)在甲图的装置中,倒置于铁架台的圆底烧瓶中充满干燥的CO2气体,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也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 (1)在甲图的装置中,倒置于铁架台的圆底烧瓶中充满干燥的CO2气体,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也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
(1)在甲图的装置中,倒置于铁架台的圆底烧瓶中充满干燥的CO2气体,连接在瓶塞上的导管伸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向烧瓶内加入某种溶液后,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请写出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甲装置实验,还有哪些试剂可以形成喷泉_________
A.CO和NaOH溶液 B.O2和NaOH溶液 C.SO2和NaOH溶液 D.CO2和盐酸溶液
(3)某同学积极思考后,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也同样形成了喷泉。已知该同学在广口瓶中装入的是稀硫酸和另一种固体物质,待它们反应完全后,打开止水夹,在上方的烧瓶内也形成喷泉。该同学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A.铜片 B.碳酸钠粉末 C.锌粒 D.熟石灰
(4)比较甲、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甲装置是___(用“增大”或“减小”填空,下同)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乙装置是___下部广口瓶内气体压强。
(5)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以及自然界的火山爆发原理与上述___(填“甲”或“乙”)装置的原理相似。

答案
(1) CO2+2NaOH =Na2CO3+H2O
(2)C
(3)BC
(4)减小;增大
(5)乙
举一反三
某同学为了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B中装饱和食盐水,C中装浓硫酸,E中装碱石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D中产生白烟,生成另一种产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1)D装置用于氯气与氨气反应,装置图不全,有一支导管应通入瓶中下部,请你在图中画出来。
(2)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F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C、E装置互换,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导气管G 排出浅黄绿色气体,会污染空气,处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溶液的pH;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题型:安徽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受热温度不同,该气体成分也不同。气体成分可能含SO2、SO3和O2
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设计一探究性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经计算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确定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
(1)[提出猜想]
Ⅰ.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________一种;
Ⅱ.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________二种;
Ⅲ.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SO2、SO3、O2三种。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过程(略)。
已知实验结束时,硫酸铜完全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2)请你组装探究实验的装置,按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实验结束,B中量筒没有收集到水,则证明猜想__________正确;
(4)实验过程,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___;
(5)有两个实验小组进行该实验,由于加热时的温度不同,实验结束后测得相关数据也不同,数据如下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第①小组和第②小组的实验条件下CuSO4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组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1)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2)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和必要的试剂,证明生成物中只有碳酸铜。
①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用装置编号表示)
②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
③能证明生成物中只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u(OH)2和CuCO3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①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有:
W1:样品的质量,W2:反应后装置B中残渣的质量,W3: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W4: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测定其组成,至少需要其中________个数据,请将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中(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题型:0103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