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一定温度,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消耗2amol C;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A. ②⑤⑧ B. ⑦④ C. ①③ D. ⑤⑥⑨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所以①③正确。②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②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不正确。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即压强和物质的量也是减小的,所以当压强和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可以说明,④⑥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⑤不正确。⑦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能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⑦正确。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⑧不正确。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是变化的,所以⑨可以说明,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判断平衡状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
举一反三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C生成的速率与A消耗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v(A):v(B):v(C)=1∶3∶2 |
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为X(g)+3Y(g)2Z(g) | B.从反应开始至2 min,(X)=0.075 mol ·L-1· min-1 | C.2min后该反应在此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 | D.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 |
|
某化学反应2A (g) ≒ B(g) + D(g) 在4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为0 ,反应物A 的浓度(mol•L-1) 随反应时间 (min)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浓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1.0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达到平衡的时间是 min,实验4达到平衡的时间是 min, C3 1.0 mol•L-1(填“ < ”、“ > ”或“ = ” )。 (2)实验4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 (填“快”或“慢”),原因是 。 |
下列措施或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在合成氨(正反应是放热)的反应中,升温有利于氨的合成 |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 C.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 D.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
|
T ℃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 | B.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4 L,平衡逆向移动 | C.平衡时X的正反应速率与Y的逆反应速率相等 | D.T℃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g)+Y(g)2Z(g),平衡常数K="40"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