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阶段及阶段性特征。(8分)
答案
(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4分)
(2)阶段1:“原工业化”。特征: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
阶段2:工业革命(工业化)。特征: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8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外工业发展概况。第(1)问是对中国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考查。根据材料信息,不难归结其发展的特点:官营手工业的衰落、家庭手工业走向市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第(2)问根据材料划分阶段:原工业化阶段和工业化阶段。特征要从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归结。主要从生产方式、劳动者的使用等角度分析。
点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后期出现,判断标准是看是否出现了雇佣关系。在明朝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却发展缓慢,并未产生一种改变社会制度的力量。英国在19世纪中期之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工业革命之前是手工工场的发展,工业革命后产生了机器大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中国的近代被动挨打的结局。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经济因素。(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它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3)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手工业行业中出现,这手工业是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外资手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沣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上述情况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遏制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制约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
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
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