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史记》
请回答:
(1)文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分)
(2)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寡人”最担心哪些人或势力会威胁到他的统治?针对这些威胁,文中的“寡人”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他的统治?(4分)
(3)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寡人”们和这些人或势力的矛盾演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或特点?(4分)
(4)上文中 “寡人”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你认为这一政治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分)
答案

(1)秦始皇(嬴政)。(1分)“六王咸伏,天下大定”,皇帝等皆可(1分)
(2)相权(或丞相)与地方割据势力。(2分)措施: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2分)
(3)强化皇权,削弱并最终废除丞相;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4分)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或君主专制)。(1分)此制度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再结合所学,不难判断出文中的“寡人”及其判断依据。
(2)实际上考查了君权强化的过程。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丞相和地方割据势力。结合所学,秦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来维护他的统治。
(3)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寡人”们和这些人或势力的矛盾演变呈现出的规律或特点实际上问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呈现出强化皇权,削弱并最终废除丞相;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
(4)题目说的“寡人”开创的政治制度实际上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积极作用主要是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举一反三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朝时期,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     )
A.丞相B.刺史C.太尉D.御史大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
A.郡县制度B.统一货币
C.监察制度D.三公九卿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计算秦郡数量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到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
A.《史记》的记载B.秦代竹简的记载
C.史学家的观点D.民间的传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皇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注: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并规定:“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三 如下示意图

            
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6分)
(2)材料三代表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它是如何加强皇权的?(4分)
(3)指出材料四中该机构的名称。(2分) 有人说,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