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1)秦朝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4分)(2)秦朝为加强对思想文

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1)秦朝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4分)(2)秦朝为加强对思想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
(1)秦朝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4分)
(2)秦朝为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秦朝负责中央和地方监察的官员各是什么?西汉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4)秦朝有一种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减少决策失误的大臣参政议政的制度是什么?汉武帝时期,由其亲信近臣构成的实际决策结构是什么?(4分)
(5)元世祖忽必烈对地方管理的贡献是什么?(2分)
(6)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呈现的演变趋势是什么?(4分)
答案

(1)郡县制。(2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分)
(2)颁布“焚书令”(或“焚书坑儒”)、“挟书律。” (2分)
(3)御史大夫;监御史;刺史制度。(4分)
(4)“朝议”制度;“中朝”(或“内朝”)(4分)
(5)行省制度(2分)
(6)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利加强,地方势力削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问考查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颁布“焚书令”,把法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书籍全部烧毁,并坑***儒生四百多人。这些措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等官职,其中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负责监察百官;地方上设监御史监察地方官员。西汉时期设刺史一职。“刺”,即检核问事之意。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吏。
(4)秦朝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汉武帝时期为了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形成“中外朝”制度。
(5)元世祖忽必烈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上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其演变趋势是: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推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及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核心,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从命题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历史事件的背景、特征、影响等,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若有民告官,在秦朝、汉朝、两宋应分别由谁先来授理
A.太尉、刺史、转运使B.御史大夫、刺史、通判
C.丞相、三司使、军机处D.御史大夫、州牧、节度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
①宗法制②家天下制度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制度,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②行省制③州郡县制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④③②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C.制定法律镇压人民反抗  D.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政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