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下面的叙述,哪项不符合史实                           A.公元前202年某日,小苏在咸阳用篆体字写了一封信B.公元前228年某日

你认为下面的叙述,哪项不符合史实                           A.公元前202年某日,小苏在咸阳用篆体字写了一封信B.公元前228年某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你认为下面的叙述,哪项不符合史实                           
A.公元前202年某日,小苏在咸阳用篆体字写了一封信
B.公元前228年某日,一官员称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任命张某为郡尉,并赐他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A说法是正确的,秦朝使用的是小篆;B也是正确的,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才称为皇帝的,公元前228年还没有统一;C说法是错误的,秦朝实行郡县制,不可能赐给张某封地;D说法也是正确的,公元前219年已经统一六国。因此答案为C。
举一反三
采用反间计的关键是“以假乱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敌人上当受骗,信以为真,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明朝崇祯皇帝就中过此计,***了袁崇焕自毁长城,请问在秦灭六国时期,以下哪个国家也中了此计
A.楚国B.燕国C.韩国D.赵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   )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之制,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义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感偶语诗书者弃。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同罪。今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种树之书。若有欲学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一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决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主张导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事件产生了什么后果?(2分)
(2)按照材料二之主张,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文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两则材料之主张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朝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政治时代,创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皇位世袭反映了权力的不可转移
B.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有监察百官之责
C.郡守是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
D.《秦律》的严酷说明秦推行法治的法家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材料表现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