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大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百万机,独断一人至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大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百万机,独断一人至虑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大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百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 明大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回答
(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宰相的设置问题上看法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据此,唐朝和明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说是否矛盾?从制度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以避免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2)皇帝决断和集体讨论应结合起来。中央政府各部门只管办事,皇帝一人决策即可。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
(3)从根本上说并不矛盾。因为唐太宗要求“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后“方可奏行”,最后的决定仍在皇帝一人手中,二者都坚持专制制度,但唐太宗要求将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统一起来,明太祖将宰相制与君主专制绝对对立起来看待,因此得出不同结论。
举一反三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题型:山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题型:0108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宰相制度的形成演变,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需要相一致的。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元朝时,为了提高中央工作效率采取的措施 [     ]
A.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殿阁大学士
D.设副相分割相权
题型:0119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