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

(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
材料二    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教育部长朱家骅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还有人著文说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1936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绩计算学校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学生之操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
——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
材料三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 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 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6分)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4分)争论的结果如何?(2分)
(3)根据材料三,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4分)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4分)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2分)
(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教育考试改革的认识。(6分)
答案

(1)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2)会考的利弊。认为有利者: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水平;考查学校办学业绩。认为有弊者:是应试教育,不利国家发展;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教育部对会考办法作出调整。
(3)SAT是为了让中学更好地适应高校入学考试,ACT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SAT侧重考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ACT侧重考查学生的中学学业水平。联邦制。
(4)【评分参考】略。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考试制度方面的特点据材料划分层次仔细概括。第2、3句介绍了升舍考试,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第4句,介绍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体现出教学与考试分离;第5句,“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说明考试制度与选官制度相联系。作为一种教育制度,首先是具有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作用,其次三舍的设置有助于完善学校教育管理。
第(2)问,对比材料中各人的观点,可以看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会考对教育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利弊。争论双方即主张有利者和有弊者。教育部长朱家骅属于主张有利者,他认为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水平,进而考查对比各学校成绩;陶行知等人认为有弊,指出是应试教育,不利于国家发展和学生健康。最终结果,依据材料最后一句概括,即一方面坚持会考,另一方面对具体实施方法作出调整。
第(3)问,逐句分析材料,材料在介绍两种考试时,首先指出其设立的背景和面临的问题,然后再分析考试的侧重点,据此概括SAT和ACT设立的初衷即可。二者的区别,对两种考试的侧重点进行比较即可。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指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考试,这是因为“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这一政治制度正是联邦制。
第(4)问,选取一个角度,不需要综合以上材料,抓住一点阐述即可。结合材料一,可以从年级和学段的设置来考虑;结合材料一、二,可以从考试成绩的判定依据、考试内容、教育内容方面来考虑;结合材料二、三,可以从全国统一考试和自主命题的形式来考虑。
举一反三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
A.推恩令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隋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B.减轻人民负担
C.分割宰相权力D.防止吏治腐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十四孝·江革负母》载:“汉江革……遭世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欲劫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母终,哀泣庐墓,寝不除服。后举孝廉,迁谏议大夫。”材料反映出江革“迁谏议大夫”主要是因为其(   )
A.为儒家弟子B.德才兼备
C.行为符合当时的选官标准 D.荫袭父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