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唐朝设御史台(为中央监察机构)“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唐朝设御史台(为中央监察机构)“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唐朝设御史台(为中央监察机构)“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
——摘编自《唐六典》
材料二 唐初规定:“凡军国大事,则(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门下省)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三年》
唐还在门下省设立左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专职谏诤之官,“掌规谏讽谕,备顾问应对”。
——摘编自《唐六典》
“唐取士之科,多因隋旧,……。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日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选举志上》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户部尚书年富的《官箴》《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材料三  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和民主人士黄炎培对话论天下。
黄炎培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亲见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希望中共能找出一奈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
***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摘编自2005年07月20日《中国青年报》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御史台的主要职能。(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在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的主要举措。(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层面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当今重温“窑洞对话”有何现实意义?(12分)
答案
(1)国家律令的监督和执行;纠察、弹劾不法官吏;维护封建礼仪。(6分)
(2)实行三省六部制;建立谏诤制度;推行科举制度;提倡道德自律。(8分)
(3)制度建设: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
意义:有利于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加强人民的监督;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归纳的能力,材料中“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 巡按州县、纠视刑狱”体现了其职责是国家律令的监督和执行,“纠正百官之罪恶”“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反映了其纠察、弹劾不法官吏的职责,“纠察朝仪”反映了其维护封建礼仪等职责。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围绕“唐朝在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依据材料“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门下省)给事中”即三省六部制,“设立左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专职谏诤之官”即建立谏诤制度,““唐取士之科……其天子自诏者日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即设立科举制度,“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强调了自律。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制度层面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是解题的关键,联系新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建设回答本问即可,第二小问可以从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分析归纳即,如有利于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加强人民的监督;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举一反三
钱穆在某篇文章中谈到:“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此制度”当指
A.科举考试B.君主专制
C.纲常伦理D.军机六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载:“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材料所反映的古代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记·申屠嘉传》记载:文帝时,申屠嘉为丞相,文帝宠臣邓通对其怠慢无礼,申屠嘉即以不敬丞相之罪,正式行文召邓通至丞相府欲***之,文帝派使者营救,申屠嘉才将其释放。这能够说明当时
A.相权削弱B.丞相形同虚设
C.皇权至高无上D.丞相有自行诛罚之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有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选官制度是
A.宗法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疆域地图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反映了
A.西汉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理B.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
C.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D.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