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每年“秋冬岁尽,各县计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称为“上计”,“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廷尉劳勉之,以劝其后。负多尤为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汉代每年“秋冬岁尽,各县计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称为“上计”,“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廷尉劳勉之,以劝其后。负多尤为殿者,于后曹别责,以纠怠慢也”。材料表明汉代建立“上计”制度的目的是 A.监察郡国 | B.考核官吏与澄清吏治 | C.开展社会救济 | D.征收赋税 |
|
答案
B |
解析
试题分析:所谓上计,即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县令长于年终将该县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状况等,编制为计簿,呈送郡国,朝廷据此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政绩。故选B。 |
举一反三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三省分权制②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③减少行政决策失误④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
“……(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
|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其中“其弊”是指 A.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 B.八股盛而《六经》微 |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D.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 |
|
古代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队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汉代匈奴入侵河套地区 | B.唐初西突厥入侵长城沿线 | C.宋代西夏入侵陕西地区 | D.清代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进兵青海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史》 材料二 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来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施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 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依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4分),并分析其突出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5分)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和美国二者分权的目的有何本质差异。(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