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
[ ] |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
答案
D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
|
(1)根据图1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形成图2这种机构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国会与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哪一机构类似?图1和图2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
|
(3)材料二中图1、图2显示的权力机构在产生方式上有何不同?英国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开始处于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地位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标志性事件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
——***《论十大关系》 |
(4)据材料三分析***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构建的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还包含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 ]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
唐朝德贤孝恭首屈一指的长孙皇后摘录历代巾帼名嫒的言行并加以评述,编纂出封建制度下的妇女章程,是为《女则》。唐太宗“令梓行(雕版印行)之”。请你判断《女则》的运行应依次经过 ①尚书省②御史台③中书省④门下省⑤礼部⑥工部 |
[ ] |
A、①④③⑤ B、③④①⑤ C、③④①⑥ D、③②①⑤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又)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
——朱熹《朱子语类》 |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的是唐朝的哪项制度?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项制度使丞相的权力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