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下图为出版于某年12月6日的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最醒目的是图画新闻“战争后旅顺的惨状”,该报记者以近三分之一的版面描绘了日军侵占辽东、血洗旅顺、屠***中国军民的场景,其暴行赫然纸上,让人怵目惊心。
材料三 西方学者写的《菊花与刀》,他认为日本文化“知耻而不知有罪感”,形成了日本的耻感文化。只有羞耻之别,没有善恶之分;不懂安心,只知心安,侵略无罪。耻感文化核心依然是天皇。近代历史上所有的侵略都是天皇号召、国民效忠参与下完成的,天皇不谢罪,个人绝不认罪;若天皇投降,全体臣服。(2)材料二中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报道的是中日的什么战争?根据材料三,说明为何日本军队在战争中对平民如此残忍地大开***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报纸《时事新报》的战地新闻报道的发现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 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我们作为国会议员,必须放弃我们对这场战争的不同观点,吸取教训,协助建设一个和平的国际社会。——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日本众议院1995年6月9日的《终战决议》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目的:加强与唐朝的政治联系,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因素:唐朝统一强盛,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日本当时落后、政府民间都霞视向先进国家学习;中日之间海上交通技术的改善。
(2)中日甲午战争;不知有罪、天皇号召、国民效忠。
(3)成为昔日日本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又一罪证;为中同人民反思战争,研究当时历史提供了有力资料。
(4)决议连谢罪、道歉、发动侵略战争的字样都不肯写上,说明没有认罪的诚意和否认日本侵略历史;决议使用“种种行为”和“所有受难者”等含糊词语,回避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决议鼓吹放弃“对这战争的不同观点,吸取教训”,以历史观和战争观为歪曲历史辩解。
举一反三
前往日本传播唐文化的高僧是[     ]
A.玄奘
B.义净
C.鉴真
D.法显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

[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题型:重庆市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化的内涵大致可以分为器物、制度和理念三个层次。下列有关文化传播的叙述,最接近“理念”层次的是 [     ]
A.汉代通过丝路贸易将中国的丝绸西传
B.日本派人学习唐朝文字、儒学与佛经
C.蒙古西征将中国火药传入西亚与欧洲
D.美洲的番薯、玉米等在明代传入中国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      [     ]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0世纪                           
D.公元12世纪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