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消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折射出时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

(20分)消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折射出时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消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折射出时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管子·八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
材料二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三 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实际上,最为简单的莫过于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
——尼尔·弗格森《文明》
(3)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三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4分)
材料四  1978-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近5番,增长了30.5倍,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6.4%,比1949-1978年的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
——2009国家统计局报告
(4)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哪些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支出的迅速增加?(6分)
答案

(1)主张:提倡节俭,反对浪费。(2分)
原因:小农经济,物资匮乏(或生产力水平低)。(2分)
(2)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
②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并逐步完善,社会秩序稳定;
③殖民扩张的开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廉价产品。(6分)
(3)原因: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冷战”的持续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影响。(4分)
(4)实行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概括管仲的主张,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铁器牛耕刚刚兴起以及春秋时期诸侯割据争霸,管仲在齐国为相,力图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出处《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可知,这一时期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时代背景,从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度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并逐步完善)、世界市场(殖民扩张的开展,世界市场的扩大)等方面回答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
(3)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回答材料三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国际:“冷战”的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国内: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4)根据材料中“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近5番”等信息,可知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结合1978年以来农村改革的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回答,再结合“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回答。
举一反三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  )
①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    ②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
③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    ④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
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不久后他获得了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同时,在列宁的支持下,他成为二三十年代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 在莫斯科度过了将近十年,苏联成了这位亿万富翁的发迹地。树大召风……他隐隐地意识到,可能苏联要发生变化,自己要赶快离开。l931年,他返回美国。
材料四: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医疗保险范围,……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
(1)根据材料一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1分)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农业的举措?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历史根源。而材料中为什么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6分)
(3) 材料三中的美国青年在苏联的将近十年间,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2分)他回到美国的这一年,美国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2分)当时美国政府的对策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从美国罗斯福、奥巴马总统以及当前中国政府在应付严峻经济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水经注》对某一项水利工程有这样的描述,“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隋大运河D.漕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租佃式经营B.雇工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D.自耕农式经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