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陆地忽视海防B.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积极发展国内市场D.加强发展陆路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陆地忽视海防B.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积极发展国内市场D.加强发展陆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陆地忽视海防B.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积极发展国内市场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英国选择海洋是指英国建立海上霸权,跨过大洋对落后国家进行侵略、掠夺。比较而言,中国选择陆地,尤其是18世纪中后期,应该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因为A、B、C三项所述都不符合史实,18世纪中后期的封建中国既没有积极发展国内市场,也没有加强发展陆路交通,而A项所述也没有相关史实支持,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注意题干时间信息,再与所学史实相结合,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举一反三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互相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全球通史》
材料二: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材料三:“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分)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4分)
(2)材料二中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的变化指的是什么?分析引起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在1911年的大革命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8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6分)并且列举 “群雄竞起”的表现。(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其中“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破坏严重B.西汉政权建立
C.阶级矛盾尖锐D.米粮价格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A.春秋时期出现铁犁B.春秋时期出现牛耕
C.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D.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