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 小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 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 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 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个体小农经济就是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所以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因此BCD均说法正确。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举一反三
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都曾出现变革的趋势,其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     )
A.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B.各地区经济联系空前加强
C.出现资产雄厚的商人群体
D.“重农抑商”的思想与“工商皆本”的现象并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记》载:“(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这里的“鹿台”是指 
A.钱库B.鹿厩C.舞台D.粮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公元前6世纪,鲁国某贵族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A.300亩B.200亩C.500亩D.100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利用杠杠原理来汲水灌溉农田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此物在哪一地区被普遍采用
A.长江以南B.中原地区
C.江淮之间D.太湖流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发展进步之处主要是
A.农民向封建国家承担定量田租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农民获得一定数量土地D.人头税被废除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