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B.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C.铁犁牛耕的出现D.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
A.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 B.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 C.铁犁牛耕的出现 | D.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
|
答案
B |
解析
图一是二牛抬杠,图二是曲辕犁,所以反应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错误。 |
举一反三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生活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榷,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三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下列春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化: 春联一:***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春联二: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春联三: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1)依据材料,归纳威胁小农稳定的主要因素(7分) (2)材料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有哪些?(2分)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3)三对春联各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结合所学概要说明各政策实施的影响。(12分) |
农民是农业社会中的主要劳动者,“稳定小农”是中国历代政府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以下是有关中国农村20世纪50年代变化图
①农民分配土地 ②农民踊跃报名入社③大炼钢铁时“小土群”④放开肚皮吃饱饭 材料三 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图一 图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古代政治制度。 (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农村20世纪50年代主要运动变化,从中有什么教训?(4分) (3)从材料三的图一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结果的理由。(3分) (4)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农民们比较重视亲缘、地缘关系,看重生活快乐,“平安是福”几乎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的传统价值观似乎已经被颠覆。从材料三的图二中可以看出,安徽农民价值观念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哪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3分) |
下列哪种制度反映了生产关系在发生变化 ①相地而衰征 ②井田制 ③初税亩 ④分封制 |
史载:“(北宋时期)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这表明 A.北宋时期土地买卖频繁,政府没有明确限制土地的兼并 | B.北宋时期农民对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松弛,成为自耕农 | C.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 D.北宋时期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
|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是 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②赋税制度的改革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④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