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4分)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 ——擅自《大清会典》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分) (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5分) |
答案
(1)因素:封建剥削重(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4分) (2)开仓救济;发放贷款;减免赋税;免征徭役。(4分) (3)表态:不能。(1分)理由;小农经济的落后性、脆弱性;统治阶级剥削本质没有改变;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力水平低下。(4分,只要答出两项即可得4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 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 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
|
明代学者王阳明有一首描写农业技术的诗歌:“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瞂。”这首诗歌反应了A.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B.中国古代农业刀耕火种的特点 | C.中国农业技术的落后 | D.重农抑商的思想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纷。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贾谊《论积贮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台湾高山族耕田图》所反映的耕作方式中国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1分) (2)材料二的白居易诗中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1分)有哪些基本特点?(3分)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谁是这一政策的首倡者?(1分) (4)你怎样评价材料三所体现的政策?(2分) |
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自古有之。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与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是(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 B.“玉螺一吹推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 C.“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 |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小题2:玉米原产美洲,被视为中国传统“五谷”之外的“六谷”,许多学者认为是在明朝万历前期由海上(菲律宾)传入我国。据此,你认为万历前期应该是在A.14世纪末 | B.15世纪二三十年代 | C.15世纪八十年代 | D.16世纪晚期 | 小题3:据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曲爱国的研究及越南政治家黄文欢的回忆录:在越南抗法战争期间(1946—1954),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向越共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在武器和装备和后勤配合方面,是按“要多少给多少”的指示办。***是这么告诉过胡志明的:我们是一家子。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这体现当时中国外交政策主要特点是:A.重点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 | B.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 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外交关系 | D.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以下农作物的国家A.水稻、粟 | B.玉米、水稻 | C.水稻、红薯 | D.粟、玉米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