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纟參,此其分事也。”上述材料描述的生产方式出现于

《墨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纟參,此其分事也。”上述材料描述的生产方式出现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墨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纟參,此其分事也。”上述材料描述的生产方式出现于何时?农民“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为什么能够在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
(2)农民“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可以“多聚菽粟……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纟參”。劳动效果与其经济收入直接挂钩,有效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小农经济与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等。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典型的“男耕女织”式的自耕农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农民的生产效益与其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这是一种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举一反三
下列农具中完全解放了人力的是(  )
A.三国翻车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唐朝曲辕犁D.唐朝筒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具演变的顺序,正确的是(  )
A.木石——铁器——青铜
B.犁壁——犁铧——犁评
C.直、长辕——曲辕
D.翻车——耧车——筒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都江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B.“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C.“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
D.“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片,请完成问题:

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具怎样的发展时期?其中后两幅反映的革新各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右图中的犁耕方式,这开始于(  )
A.春秋战国
B.西汉末年
C.三国两晋
D.隋唐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